欧盟实施碳边境调节机制对中国的潜在影响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品出口国并已成为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2020年,中国对欧盟的出口总额为3835亿欧元,约占中国出口总额的15.1%和欧盟进口总额的22.4% (Eurostat, 2021)。受能源消费结构、生产技术、产品贸易结构的影响,中欧间贸易的隐含
碳排放高度不对称。有研究表明,2018年中国从欧盟进口产品的隐含碳排放仅0.3亿吨二氧化碳,而出口欧盟的隐含碳排放达2.7亿吨(王海林等, 2020)。
中国对欧出口贸易中,机电产品、纺织品、金属制品和化学品的贸易强度较高且均被列入EU ETS的碳泄漏清单,但由于其价值链较为复杂,初期被欧盟CBAM覆盖的可能性不高。
钢铁、
水泥、铝等行业具有良好的数据基础且价值链相对简单,很有可能被首批纳入欧盟CBAM。尽管这些行业中对欧盟最大的出口国多为其邻国,然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水泥和铝生产国,约占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且钢铁、水泥和铝行业的生产排放分别约占中国总排放量的15%(WSA, 2019)、11%(Shan et al., 2019)和4%(Hao et al., 2016)。就对欧贸易量而言,2019年中国对欧出口的钢铁和铝产品分别约占欧盟进口总量的8%和9%,而相比之下水泥的出口贸易很少(Marcu et al., 2021)。
中国和欧盟在钢铁、铝等行业的生产
碳强度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就钢铁生产而言,基于铁矿石的长流程炼钢的碳强度远高于采用电弧炉加工废钢的短流程炼钢工艺的碳强度,中国约90%的粗钢产量来自长流程工艺,而欧盟的这一比例仅为59%。中国和欧盟长流程炼钢工艺的碳强度差距不大,吨钢平均排放分别为2-2.2 tCO2e (Ren et al., 2021)和1.9tCO2e (Material Economics, 2019);在短流程炼钢方面,中国的吨钢平均排放在0.6tCO2e (Ren et al., 2021),而欧盟低至0.2-0.4tCO2e(Material Economics, 2019)。铝的生产中间接排放占比很高,约占总排放量的 75-90%,受
电力生产碳强度的影响,欧盟生产每吨铝的平均间接排放约为7tCO2e,在中国则高达20tCO2e (Marcu et al., 2021)。
总的来说,中国对欧出口很可能受到欧盟CBAM的较大影响,但其影响程度取决于CBAM的具体设计、尤其是覆盖的部门及排放范围。Kuusi et al. (2020) 评估了欧盟CBAM对中国的影响并发现当CBAM覆盖14个制造业部门且在25欧元/吨的碳边境调节税率下,中国的出口价值损失在6.8%-11.6%。但该研究假设的覆盖部门远远超出了欧盟CBAM初始阶段的可能设计,因而其评估结果与现实相比存在较大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