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核心是形成碳定价
吹风会上,赵英民表示,未来碳排放市场将分行业完善配额分配方案,在发电行业
碳市场完善之后,进一步扩大碳市场覆盖面,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
据了解,全国碳市场成立首年只有发电行业参与,但是参考地方试点和欧盟经验,预计未来1-3年,
钢铁、
有色、
石化、
化工、
建材、
造纸、
电力和
航空等8大高耗能行业都将被纳入。预计配额分配方法都将以基准线法为主,即按照单位产量分配,能耗效率而非总产量或将成为关键因素。不同行业之间的配额可以相互交易,形成全国统一的碳市场。
据了解,目前我国
碳金融市场发展仍处于初期水平,碳交易仍以现货交易为主,碳债券、碳期权、碳质押等产品仍处于地区试点阶段。
川财证券指出,目前,各试点地区碳交易机制存在区别,国内碳交易所区域差异较大。国内先后有7个省市启动了地方碳交易试点工作。但整体碳交易总量不足、涉及行业不广,同时由于地区不同,各地
碳配额价格差异较大。据六大碳交易所数据,2020年
北京碳排放均价在80元每吨以上,上海均价40元每吨,其余各地也都维持在20-50元每吨。
全国碳市场的碳价如何形成?赵英民表示,目前看,全国碳市场尚未启动,还不好说碳价是多少,但是从过去几年的运
行情况看,全国七个试点省的加权平均碳价应该是40-50元人民币之间。目前全国碳市场相关制度设计中,我们考虑通过改进配额分配方法,引入抵消机制等
政策措施,来引导市场预期,从而形成合理的碳价。
中信证券预计,年内碳价中枢约为30元/吨,对应碳市场总市值约为1680亿元。未来数年内,预计全国碳市场价格将温和上涨,行业扩容、碳期货、引入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实施配额拍卖等制度改革值得关注。碳市场启动后,能耗较低的头部企业相对获益,尤其是
水泥、合成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