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碳登”这样落户武汉
“建设全国
碳排放权交易
市场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的重要抓手,体现中国
碳减排的雄心与加速度。”武汉大学气候变化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
碳交易专家委员会主任齐绍洲说,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一直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团结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据介绍,去年9月,中国向国际社会承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今年全国两会,碳达峰、碳中和第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再次提出加快建设全国碳
排放权交易市场。
这意味着,到2030年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再增长,达到峰值后再慢慢减下去;到2060年前,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通过植树造林、
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抓手就是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这是《京都议定书》提出的实现减缓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重要机制。
7月14日,在国务院
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称,中国的
碳市场启动上线交易,为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增添新的动力和信心,也将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借鉴。
据悉,目前,全球已有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零碳”或“碳中和”的气候目标。为应对气候变化,约有61个区域、国家或者地方的碳定价机制。
据气候行动追踪组织预计,即使其他国家继续执行目前的气候政策,中国的行动也将使全球变暖预测降0.2℃~0.3℃。
先行先试蹚出一条道路
“中碳登”最终落户武汉
“像购买股票一样购买二氧化碳,在市场里自由买卖,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7月13日,湖北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陶良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二氧化碳排放权成为一种商品始于1997年签署的《京都议定书》,碳交易成为全球推动减排的市场化手段。
2010年1月,陶良虎和时任湖北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马哲军在联合撰写的《关于设立武汉碳交易所、打造全国
碳金融中心的战略构想与政策建议》中提出,武汉市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有权先行先试,产权争先,设立全国首家碳交所,打造全国碳金融中心,并在当年全国两会上提出在湖北建立碳交易市场。
“这是全国首次提出建立碳交易市场。”陶良虎介绍,当时,全国还没有碳市场,国家发改委回复:“目前还没启动该项工作,一旦启动优先考虑湖北。”
2011年,国家发改委在全国选择了湖北、广东、
北京、天津、上海、
深圳、重庆等7个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2013年,全国碳市场启动设计工作。
2014年4月,湖北碳排放权交易正式上线启动,全国首单4000万元碳排放权质押贷款项目在湖北签约,国内碳金融创新取得突破。
“当时,全国没有统一的碳市场体系,各地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作为湖北碳交易试点的总设计师,齐绍洲说,当时,团队学习欧盟和美国的碳交易市场的一些经验,结合中国国情,走访全国多地,听取多方建议,进行一些探索性或者创新性的制度设计,经过30多稿修改,历时3年出台了《湖北省碳排放权管理和交易暂行办法》。
齐绍洲说:“这是全国首部碳交易地方
法规,对于碳排放配额如何设定、谁来核查企业碳排放量、企业如何参与碳交易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我们在先行先试的过程中蹚出了一条独具湖北经验的道路。”
2015年,中国提出将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2017年12月,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启动,国家发改委宣布由湖北省牵头承担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的建设与运维工作,由上海牵头承担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工作。
“中碳登”顺利落户武汉,填补了湖北省没有国家级金融市场平台的空白。(长江日报记者陈永权 蔡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