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加码布局碳金融市场
今年以来,商业银行积极布局
碳金融市场,多个“首单”“首发”体现了银行参与碳金融市场的热情——国家开发银行发行了全国首单、全球最大的“
碳中和”专题绿色金融债券;农业银行和兴业银行承销了市场首单权益出资型“碳中和”债券;
北京银行发行银行间市场全国首单“碳中和”小微金融债券;中信银行发行了国内首只挂钩“碳中和”绿色金融债的结构性存款产品。
据了解,碳金融市场是成熟
碳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合理配置资源,吸引更多投资者,从而增加企业的
减排意愿、扩大减排效应。而碳金融工具主要包括
碳排放配额、碳远期等交易类工具以及碳债券、碳资产质抵(质)押等融资类工具等。
“全国统一碳现货市场将带来千亿元级市场规模。巨大的市场需求,也将为碳金融服务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银行业势必积极加码碳金融布局。”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汪惠青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至于将会在哪些业务领域最先出现新动向,汪惠青认为,“最基础而传统的业务层面,银行将为碳金融提供开户、结算、存管等服务。此外,随着
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完善,碳金融综合产品体系也将不断迭代创新,成为商业银行的竞争新赛道。”
多数受访专家一致认为,银行业应整体上跟进产业动向,围绕高排放、高耗能企业的技术升级和低碳排企业的新材料、新技术等产业机会,积极拓展碳抵(质)押贷款、碳资产回购等为主的融资业务机会。另外,银行理财子公司可以加大碳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加快推出有关碳金融本外币的理财产品;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逐步增加对于绿色标的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