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微排 综合降耗高达90%以上
过去的30年,欧洲成功启蒙了全世界的环保理念,也误导了全球新能源产业走入死胡同。“改善气候
问题,只有绿色产业像IT行业一样,像汽车工业一样,成为人们追捧和生活的习惯,地球变绿才有希望。”在太博会同期举行的新能源产业发展与城市雾霾治理
论坛上,黄鸣的话掷地有声。
根据“国际绿活组织”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空气“霾害”有三大来源,一是建筑及生活排放约占40%,二是工业排放约30%,三是
交通排放约30%。我国每年新建建筑中有95%属于高能耗建筑,单位建筑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新建建筑3倍以上。
“到2020年,中国人口峰值将达到15亿,如不能很好控制建筑总面积和全面推广
节能建筑,每年总能耗将超过10亿吨标煤。”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加平表示,中国将通过设计建造与地域气候条件和太阳辐射资源相适应的低能耗建筑物,设计安装高效的建筑能耗设备系统,以及充分采用太阳能等可再生替代能源等系列措施,全面推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未来屋是纯绿色的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建筑模板,这种低碳环保理念终结了节能环保的理论研究时代,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产品,能够实现零碳微排,综合降低能耗90%以上。”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原太阳能热利用专业委员会主任罗振涛说。
据介绍,皇明德州太阳谷之前也推出过气候改善商城,“未来屋”与之最大的区别在于科普文化的传播和用户体验的改善,让客户身在其中体验新能源带来的便捷与环保。它的建设可反射出一个城市的环保理念和人文素养,让全民参与,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环境保护和新能源应用问题可以实现触手可及,最终在全民的努力下实现“人人绿生活,天天蓝世界”。
还有专家表示,如果到2030年,在中国所有建筑面积中的50%推广未来屋技术和方案,中国PM2.5将达到欧美国家标准,消灭雾霾天气;单位GDP能耗和
碳排放降低约80%,太阳能利用率约70%。
“让环保节能低碳深入生活,不仅仅停留在一句口号,让它成为一种扎扎实实的精神,深入人们的生活、深入人们的衣食住行,更深层次地改变人们的思想,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而改变世界、改变环境。”黄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