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23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联合国气候峰会,全面阐述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和举措。专家认为,中国采取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参与国际制度的建设,以务实精神与不同国家开展合作,是中国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历史使命,也是负责任大国应该做出的决断。这充分体现了中方对应对气候变化及此次峰会的高度重视,中国将在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
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最早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近期又出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确保实现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中国致力于积极推进
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和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3年与2005年相比,中国碳排放强度下降28.5%,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25亿吨。
尽快提出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今后中国将以更大力度和更好效果应对气候变化,主动承担与自身国情、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相符的国际义务。中国将尽快提出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碳排放强度要显著下降,非化石能源比重要显著提高,森林蓄积量要显著增加,努力争取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尽早达到峰值。中国将加快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坚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加快建立
碳交易市场,强化技术创新,增强全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意识,努力走出一条发展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中国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是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护环境任务艰巨。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今后中国将以更大力度和更好效果应对气候变化,主动承担与自身国情、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相符的国际义务。 “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时应正确把握中国自身的发展中国家定位。一方面,积极维护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合理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权益;另一方面,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主动承担相应责任,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更大贡献。”
关于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计划拟定的2020年后全球减排协议,中方强调,中国坚定支持巴黎会议如期达成协议。2015年协议的谈判进程和最终结果必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发达国家要提高减排力度,落实到2020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资金支持和技术转让的承诺。中国采取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参与国际制度的建设,以务实精神与不同国家开展合作,是中国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历史使命,也是负责任大国应该做出的决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