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金融市场逻辑管理碳交易
今年以来,央行发布了新版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在银行间
市场推出
碳中和债券,建立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激励相容的评价机制,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
同时,央行在2021年下半年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绿色金融发力点,包括:推动碳
减排支持工具落地生效;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为减排重点领域提供优惠利率融资;推进
碳排放信息披露和绿色金融评价;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等。
央行副行长刘桂平认为,绿色投资是典型的跨期投资,周期长,不确定性高,风险大,亟需运用各种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金融市场已有很多成熟的风险管理工具和运作模式,按照金融市场逻辑管理
碳市场,有利于实现有效的跨周期配置和套期保值。
高瓴集团创始人张磊向人民网财经表示,要对绿色低碳产业的长期投资、科技创新起到引导作用,需要碳价具有较为稳定的预期。他认为,“碳定价”是碳市场重要的市场化机制。企业应主动规划和开展碳核算并制定减排行动计划,带动产业上下游共同完成绿色转型,也可以开发碳资产交易获得额外的收益。此外,只有推动长期金融资本对科技创新和绿色技术的支持,鼓励和吸引更多的创新投资机构参与和支持绿色低碳科技发展,才能形成创新聚合效应,加速实现“碳中和”目标。
广州期货交易所总经理朱丽红表示,无论是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传统金融工具,还是其他衍生
碳金融服务,如“
碳汇 保险”“碳金融与期货联动”“碳资产场外交易场内管理”等,基础和前提都是碳定价。碳定价的有效性直接决定了金融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她认为,纳入碳市场交易体系的控排企业,具有管理碳价格波动风险的内在需求,可以通过碳
排放权期货市场进行风险对冲,提前锁定碳排放成本和减排收益,实现平稳运营。
也有市场人士向人民网财经表示,在碳市场上,开发
碳配额期货的金融衍生产品并推动形成跨期金融交易,从而可以将
碳减排或者碳封存的“收入”转变当前支持低碳转型的投资;此外,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大部分低碳投资的周期长且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同样需要利用
衍生品交易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