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个有点老的事儿。
惭愧,虽然笔者是2007年入行碳
减排工作,真正系统性地了解
MRV还是从2009年,即12年前的那次哥本哈根中美论战开始。现在看来,当时那场轰轰烈烈开始,又草草收场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啥都没搞成。但其中各种“狗血”的剧情,到是给众多行业从业者们上了一堂堂生动的教学课,MRV就是其中之一。
2009年5月29日,新京报,有这样一则新闻:
“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约翰·克里28日在京表示,他对中美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前景感到乐观,双方已同意在清洁能源领域展开双边协商”。
克里认为,如果哥本哈根会议就各国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达成共识,将有助于推进下一步的全球合作举措。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认为,一些国家不承诺量化的减排目标(“有区别”),但是这些国家的自主减排措施同样需要采用统一的方法进行可监测(M)、可报告(R)、可核查(V)(“共同。”)
好吧,“钩”已经埋下。
其实,花旗国的意思是,我可以承担多数的责任啊,但是你们的排放数据我要亲自看一看,算一算,查一查。至于“亲自”二字,当时没有直说。
从当时上述新闻描述的语境上看,我们显然是善良了。
半年后,2009年12月7日-12月18日的哥们哈根大会上,图穷匕见,这个
问题成了谈判中国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最主要的分歧之一。
发达国家承认“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但前提是他们要亲自主导发展中国家温室气体减排的监测(M)、报告(R)与核查(V)
“中国谈判代表团强调,对中国自主减排进行外部“MRV”,是对中国国家主权的入侵。”
“而美国则认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国内自主的减排行动,也应遵循“MRV”的要求。并且制定了一套相当细致的“国际咨询分析”的流程来规范发展中国家所有减排行动的执行——无论是否获得国际资助。”
经过艰苦的谈判,最后哥本哈根协议达成的共识是:发展中国家采取的自主减排措施需要在国内测量、报告和审核。在确保国家主权得到尊重的、明确界定的方针基础上,每2年通过国家间沟通,报告其国内自主减排的MRV结果,以促进交流各国减排措施实施的相关信息。
MRV这套机制,从诞生之初就被赋予了非同寻常的附加意义。
如果还不理解,可以问问美国陆军那个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是否同意中国对其进行MRV?
且不论真假,但就气势上而言,谁让,谁就输了。说穿了,这是利器,怎可拱手让于他人?
1
证明我爹是我爹
哥本哈根协议促使中国在“一穷二白”的MRV基础上,开启国内MRV艰难的征程。
MRV的主导权要争。但从2010年咱们自己着手建立试点交易所,MRV的整体架构依然沿用了
CDM的那套体系,流程上采用政府监管并制定规则,企业监测(M)和报告(R),
第三方核查(V)的模式。
万变不离其宗,不管是政府制定算法,还是企业监测和报告,还是第三方核查,都是为了得到一个数,这个数就是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或减排量,但事实上我们从来没有真正见过这个东西,它存在于制度里。
这套机制是如何运行的?
政府或者政府授权的机构作为监管和规则的制定者,其主要的职责就是制定行业温室气体控排行业的气体排放量算法,并要求企业按照该算法的要求进行监测和报告,并认可第三方的机构对企业监测和报告的结果进行核实。
控排企业按照监管部门发布的温室气体控排算法,监测、收集数据。按照算法要求的公式对数据进行计算,并按照固定的模板要求形成排放报告。
被政府或主管部门认可的第三方机构,根据算法的要求,对数据进行复核,复核的过程就是寻找相对完整的证据链的过程。当复核完成,第三方按照固定的模板形成核查报告,核查报告的本质就是用第三方的信誉为企业的提交的排放量/减排量背书。
为这套体系的完善运作需要哪些行动?
监管机构需要开在开始之初完成法律、
法规的文稿,通过地方法制办甚至是通过人大授权实施。组织专家、机构、各相关方编制、审核、修改并通过行业温室气体算法。招标、遴选、备案、考核第三方审核机构。组织科研机构研究、核实、验证、决定当地整体减排任务和分配方案。召集控排企业宣贯有关
政策,并协调下级主管机构对控排企业执
行情况进行监管。组织专家委员或第四方机构对第三方机构工作执行情况进行再核实,并定期对具体的核查人员进行年度确认,再注册等管理手段。
作为所有的环节中需要对排放负有控制责任的主体,控排企业同样需要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先,需要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这件事情有着充分的认知,人力、财力和知识储备缺一不可。要设立专人组织、管理和运行这一套完整的体系,协调各部门资源,在日常的工作过程当中收集有关数据。购买、使用、校准各类计量器具,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及时性和真实性。识别、汇总和分析各类信息,试图确保企业能够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方式获得足够满足法规要求的排放配额。
第三方审核机构需要向监管部门提供可以证明自身有足够愿望、能力和信誉获得政府授权去对控排企业实施数据的复核工作。在此过程中,第三方审核的机构其实就是用自身的信誉为控排企业的最终数据背书。
最后,这个机制里边还有一个参与者,那就是咨询机构。咨询机构其实就是类似于整个系统齿轮中的润滑剂。为企业提供有关减排方面的建议,帮助企业完善其内部的管理,协助企业完成第三方的审核工作。为企业提供合理配额方案,保障其能够在合理的成本范围内完成配额任务。
总的来说,这是几乎一套基于制度和人共同完成的系统工程。过程相当的复杂,牵扯到各类参与者,涉及到很多的制度文本,但其真正的底层就是监测数据和排放算法。剩下的所有工作内容,其核心目标只有一个,证明那个计算出来的数,就是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排量。
为了证明这个数,制度成本、人力成本、沟通成本、时间成本不计其数。
一句话,证明我爹是我爹,不容易。
如果,温室气体能够看得见、摸得着。该多好!
2
问题在哪儿
2021年6月一篇《关于全国碳
市场部分企业基础数据存在被有组织、系统化、专业化造假现象的调查发现》突然出现在网上。
放心,就低碳行业的影响力,这个东西还上不了头条。但是,在从业中流传的速度还是很快的。其中,部分内容确实惊到了笔者,这篇匿名信的核心就是描述了某外部的咨询公司是怎样在一个叫做“元素含碳量”的检测参数上动手脚,协助控排企业造假的事情。
讲真,那封匿名信的作者写作功底不错,但究竟其真实性尚需要看权威部门的实际调查结果。主管部门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创新的技术手段的应用将会有助于该行业建立真正公平、公正、透明的生态。
平静的湖水,激起了阵阵涟漪。这件事情,看似冲着那涉嫌造假的企业去的,但实际上却戳中了整个行业从业者的痛点,可能99%的人都谨小慎微,但只要有1%的参与者从中作梗,系统将承担巨大的信誉风险。
不吹不黑,系统中的几个参与方,都难搞:
控排企业:以目前的电厂为例,其中需要监测、收集、计算的参数很多。如果按照电厂边界还好说,更难的是还要分机组。对于企业来说,工作量成倍的往上涨。其中还要涉及财务、生产、后勤、采购、
运输,一大堆部门,具体牵头的人员操作起来很艰难,很多又不是专职,操作起来很容易一塌糊涂。而且,操作人员很清楚,这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在其领导看来,干得好是应该的,干不好让企业花钱买配额就是自己的失职。很多情况就是,每年管这个事情的人都换新人,每年这个事情都稀里糊涂。
第三方审核机构:很多时候白天看现场,晚上写报告,车上睡觉。最幸运的事情就是碰上老实、认真、思路清楚的企业对接人。事实上,更多费心思的地方在于对行业排放算法的理解。要知道,一个行业一个算法,但是行业的企业实际情况却是千差万别,如何在统一算法的情况下,识别、调查和评估其中的不同之处,有点难,而且不好把握。要知道,每一笔核证的数据,都有第三方的信誉背书,手哆嗦啊。
监管部门:以前是发改委,现在生态环境部,放在地方具体执行,很多时候就是一个处室,公务员现在编制那么紧,真的参与到其中的全职工作人员加上直属领导基本不超过5个人。但要完成第二部分中涉及到行政、技术、法律、商务、人员管理、财务收支等各类细节,还要背着地区减排的责任,这领导也是不好当。企业、第三方的报告、汇报扯的头头是道,但真实的情况又如何?是每个监管者最头疼的问题。一个政策,一组配额发下去,几家欢喜几家愁。鼓励什么、打击什么、奖励谁、惩罚谁、太费思量。
3
未来何时来
二氧化碳,是空气中常见的化合物,由两个氧原子与一个碳原子通过极性共价键连接而成,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不助燃、不可燃的气体。它就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罪犯困扰着我们的生活。
所有的系统、机制、算法其实都在做一件事情——通过规律、证据、逻辑一步步抽丝剥茧,还原二氧化碳这个家伙实际的案发现场,这就像福尔摩斯探案找凶手。
如果有一天,可以通过摄像头和互联网解决问题,以技术手段填补当前MRV存在的漏洞,将MRV的各个环节有机的联系起来,释放MRV各个环节的利益相关方的工作负担,还要啥福尔摩斯。
只是这一天,何时才能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