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
当前,“双碳”投资不断加大。财政部数据显示,2016—2020年,全国财政共安排了生态环保资金44212亿元,年均增长8.2%。其中,中央财政19333亿元,占比达到43.7%。
但全社会的投资远不仅于此。比如,利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吸引了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到绿色低碳项目投资、建设、运营中。截至今年6月末,在污染防治与绿色低碳领域,全国已有4156个PPP项目签约落地,投资额达4.1万亿元。
同时,财政部发起设立800多亿元的国家绿色发展基金,重点投向长江经济带地区,支持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绿色产业发展。并考虑设立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流向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域。
“通过多种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带动作用,撬动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服务绿色发展。”财政部副部长邹加怡对此表示。
除了资金投入,财政部还通过相关税收
政策发挥调节作用,使污染导致的外部成本内部化,鼓励绿色发展。比如,2018年正式开征的环境保护税,采取了“多污染多交税”的政策设计,倒逼企业
减排,对清洁能源实施税收减免。
在冯俏彬看来,财政支持“双碳”目标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仅需要对“双碳”工作任务比较重的行业、地方财政有支持政策,更需要促进能源结构转型,以政策支持能源企业的技术改造、研发。
财政部表示,下一步将继续通过现有资金渠道加大投入力度,并强化监督指导,推动地方科学规范安排资金,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更好地支持碳达峰、
碳中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