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干涉”一味施压
在行动上,“碳干涉”有多种表现,甚至可以是全然不顾国家间相互尊重主权的原则,一味向他国施压。前述欧盟与南共市贸易协定遇阻便是如此。
南共市由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和巴拉圭创始,是南半球最大的区域性贸易协定区,如果欧盟与南共市贸易协定顺利生效,届时将产生涵盖7.8亿人口的庞大
市场,为南共市农产品和欧盟工业品出口带来强劲增长。
2019年6月28日,经过近20年艰苦谈判,欧盟与南共市就签订自贸协定达成一致。“历史性的!这是有史以来最重要的贸易协定之一,并将给我们的经济带来巨大优势。伟大的一天!”巴西总统博索纳罗当日发推表示庆祝。
但正式生效前,这份协定需要经过欧洲议会和27个成员国议会表决一致确认。
随着7月旱季来临,南美亚马孙雨林遭遇持续数月的严重火灾。法国总统马克龙多次表示,亚马孙雨林是一个事关碳
减排的全球性议题,外国有权阻止巴西“放任森林被破坏的行为”。同年8月,在法国主办的G7峰会上,马克龙将亚马孙雨林火灾列为紧急首要议题,单方面表示法国愿意向巴西军方提供技术支持,并威胁,他将反对批准欧盟与南共市签署自由贸易协定。随后,G7领导人同意投入2000万欧元(约合1.58亿元人民币)帮助亚马孙雨林灭火。
面对法国的频繁介入,博索纳罗第一时间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回击,称“欧洲对亚马孙的兴趣只是为了在该地区站稳脚跟”,批评法国是“21世纪无法接受的殖民主义思维”,并警告外国势力不要干涉巴西内政。
此后,两国领导人在言辞上针锋相对,甚至演变为对彼此及其家人的人身攻击。两国其他政要也纷纷下场,巴西旅游大使甚至在推特上一段视频中称,“马克龙关于我们国家的话都是垃圾,唯一在燃烧的是巴西人和我们总统心中的怒火,你(马克龙)这个小丑。你一过来,脖子就会被掐住。”
“扯皮”一年多后,2020年10月,法国联合德国、爱尔兰等国以巴西未能遏制亚马孙雨林遭砍伐和严重的森林大火为由,反对签署欧盟与南共市达成的自由贸易协定。反对这一协定的法国政客们认为,协定文本中缺少具有实际约束力的条款,尽管在可持续发展段落中强调了“尊重”《巴黎协定》,但在某一方违反协定气候条款时,仅需协商解决即可,这为巴西在增加对欧大豆出口的同时继续燃烧亚马孙雨林提供了漏洞。
最终,欧洲议会也决定无法批准当时的谈判文本,并对巴西的环境
政策深表关切,致使两个区域组织历时近20年努力的谈判成果遭到沉重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