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碳
市场7月正式鸣锣开市,如何引入更多金融工具进一步支持
碳市场建设成为市场发力的又一个重点。近日,
河北、
山东等多地都落地了
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新加坡金鹰集团也与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签定了首单外资碳抵押。在
碳金融服务、碳融资产品即将走入“快车道”时,不少相关专家也提示了一些潜在的市场风险。
“我们肯定不希望将来出现(有人)跟老头老太太说‘碳可以交易,碳
排放权可以进行金融化的交易’。如果走到这一步,又背离了它当时的初衷。”在8月13日举行的新浪财经
碳中和高峰
论坛上,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提醒,在通过碳排放市场化的过程中,要防止碳排放金融性
衍生品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投机性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