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刻不容缓。自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提出后,全国各地都把碳
减排列为重点工作。作为国家低碳试点城市,成都正深入实施低碳城市建设“636”工程,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产业、能源、城市、
碳汇、消费和制度能力体系”。记者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通过努力,全市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能源利用更加高效、城市环境更加宜居,人均
碳排放位列北上广深等全国十大城市最低,荣获首批“全球绿色低碳领域先锋城市蓝天奖”,“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入选C40《100城》案例,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获国务院通报表扬,绿色低碳正逐步成为成都最鲜明的特质和优势。
新经济企业超过45万户
燃煤锅炉实现全域“清零”
记者了解到,在成都,高端高质的产业体系正加速成势。具体而言,电子信息产业成为首个万亿级产业集群,轨道
交通、生物医药成为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全市累计注册新经济企业超过45.8万户,推动以龙泉驿、郫都为核心的氢能全产业链发展。“十三五”期间,全市淘汰落后产能超过300户,推进“散乱污”工业企业动态清零;累计建成9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生态环境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
为持续优化清洁高效的低碳能源体系,成都强力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攻坚,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强化能源总量和强度“双控”。基本实现燃煤锅炉全域“清零”,推动多个天然气综合能源项目落地;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加到14.5万辆,建成充电桩2.8万余个、充电站701座;出台促进氢能产业发展意见,建成加氢站2座,累计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370辆。清洁能源占比从2015年的56.5%提升至62.6%(优于全国38.3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十三五”累计降低14.24%。
加快重塑美丽宜居的城市空间形态,成都深入推进“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差异化协同发展,以TOD示范项目引领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公共服务体系重构,促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并大力构建城市轨道、
公交和慢行“三网”融合的低碳交通体系,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558公里,市域铁路公交化运营里程突破430公里,公交专用道里程达1014公里,中心城区“5+1”区域公交出行分担率提升至60%。
生态碳汇,是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过程,对城市降碳具有重要作用。对此,成都坚持“全域增绿”,加快推进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天府绿道、锦城公园等标志性生态工程,持续完善五级城市绿化体系,打造“绿肺、绿道、绿轴、绿环、绿缀”生态空间。全市森林覆盖率提升至40.2%、年固碳量超过200万吨,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森林面积达到112.84万亩;启动546个川西林盘生态管护与修复项目,累计建成各级绿道4408公里。
国内首创“碳惠天府”品牌
绿色低碳生活蔚然成风
回收旧衣、垃圾分类、绿色骑行……随着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市民群众的绿色生活也不断呈现新亮点。在成都,全市共享单车日均骑行次数超过185万人次,年减排二氧化碳约2万吨;“蓉e行”平台累计申报私家车自愿停驶36.8万天,智慧停车信息平台整合停车场2500个、共享车位超50万个;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超过90%,在全国率先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与此同时,绿色低碳的制度能力体系也在逐步健全。据了解,成都以绿色低碳发展为政绩导向,深化以试点方案为统领、年度计划为支撑的落实机制,统筹推进市区两级温室气体清单和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编制,单位GDP碳排放“十三五”累计降低21%。
在国内首创提出以“碳惠天府”为品牌,以“公众
碳减排积分奖励、项目碳减排量开发运营”为路径的
碳普惠机制,于今年5月13日正式上线绿色公益平台。并率先开展出口产品
低碳认证,累计39家企业获得52张低碳产品或
碳足迹认证证书。还深入开展低碳领域国际合作,加入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加入“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宣传推广绿色低碳发展成都经验。
下一步,成都将以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为统领,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牵引,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着力点,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原则,强化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硬约束,推动能源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科技金融支撑、宣传引导同向发力,以更大力度推进应对气候变
化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力争2025年实现碳达峰、率先建成碳中和“先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