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绿色金融体系飞速发展,国内
碳中和债券的发行规模也得到了迅速增长。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对《证券日报》表示,去年我国首次提出了“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碳达峰碳中和旨在重塑我国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中,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保障,企业发行绿色债券,为绿色项目提供融资,又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碳中和债券是绿色债券的子品种,主要指募集专项用于具有碳
减排效益的绿色项目资金的债务融资工具。
今年2月,银行间
市场交易商协会创新推出了碳中和债券。紧接着,3月交易商协会又公布了《关于明确碳中和债相关机制的通知》,明确了碳中和债的定义和用途,补充和完善了碳中和债券相关机制。
据零壹智库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7月31日,全国共78家公司发行129只碳中和债券,总规模达1348.94亿元。
具体来看,碳中和债券的单笔发行规模普遍较小,75%的债券发行金额在0-10亿元区间内;债券发行主体评级较高,已知的债券评级均在AA及以上,AAA级的达到80%;央企和国企是发行的绝对主力,占发行公司总数的94.87%;
从碳中和债券类型来看,发行方式以公募为主,面向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员和合格机构投资者,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建设水电站和光伏发电站等绿色项目。
对于目前碳中和债券的发
行情况来看,建行大学课程设计管理中心主任孙兆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能源企业创新推出碳中和债意义很大,既是积极响应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落实要求,又是积极创新融资模式,引导投资向碳中和发展。”
孙兆东认为,与绿色债券和绿色信贷不同的是,碳中和的项目融资更偏向
碳汇和新型技术应用,
电力和能源及能源消耗企业走在前面,具有领先性,也是拔得头筹。未来这些类别的企业不能创新融资和投资就会失去竞争力。但同时商业银行也应关注债券的信贷替代,债券的发行主体最好要有监管,使债券资金真正用于碳中和项目,至关重要。
“得益于
政策和交易所的支持以及市场需求,在2月以来碳中和债券发行已经有一定规模,占绿色债券发行的近40%。”于百程对记者表示。对于未来碳中和债券的发展趋势,他认为目前碳中和债券发行整体看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发行的主体绝大多数为央企和国企,评级以AAA为主,多元化还不够。随着双碳目标的不断推进,碳中和债券的发行也将稳步升温,在参与主体等方面进一步扩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