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实现“碳达峰、
碳中和”最直接、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不用能、少用能,
节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日前在演讲中指出碳
减排优劣顺序应该依次为:节能提效、降低
碳排放强度、增加低碳能源和减少高碳能源、通过植树造林强化自然
碳汇,以及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和利用(CCUS)。
超前部署高效CCUS、二氧化碳制烯烃等技术,难度高、投资大,现阶段干不起且解决不了根本
问题。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白灵指出节能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的最主要途径,发达国家人均能源消费已达峰值,并通过强化节能逐步下降。谢克昌院士提出我国还面临能源利用效率偏低的现实,我国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1.5倍。“若能达到世界平均,每年可少用13亿吨标准煤、减排34亿吨二氧化碳,约占2020年碳排放总量的1/3。因此,相比拓展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途径,节能提效才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第一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