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碳中和并不轻松 关键是科技创新

2021-9-6 09:55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陆成宽

“五碳并举”攻克难关 实现碳中和


  那么,我们未来该怎么逐步完成碳中和任务呢?

  贺克斌表示,我们可以通过“五碳并举”来攻克难关。“首先,资源增效减碳,达到同样的经济目标,但将能源需求降到最低,当前消费水平下,能耗每降1%,可减排1亿多吨二氧化碳;其次,能源结构降碳,大幅提升非化石能源比例,我们要重新认识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只讲‘富煤’‘缺油’‘少气’不能全面准确表述我国能源资源禀赋,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是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的重要组成部分。”贺克斌指出。

  同时,我们要利用地质空间存碳,通过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来解决一部分二氧化碳。

  “生态系统固碳也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通过各种生态建设手段,增强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贺克斌说,此外,市场机制融碳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碳市场会通过市场机制来推动各类技术更合理有效地应用。

  贺克斌表示,“五碳并举”实现碳中和将带来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个人行为的重大变化,这场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涉及观念重塑、价值重估和产业重构,会带来广泛影响。

  减碳控温事关人类命运。从具体路径来看,中国绿色租赁发展共同体主席张利钧认为,应坚持“3+3”的模式,即坚持集中发电端、增加新能源的消费端和固碳三端发力,统筹政府、民众和企业三方参与。

  中节能生态产品发展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霍中和表示,实现双碳目标需要产业界和社会各界的协同行动,在产业链科学创新方面进行更大力度的协同创新。

  “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是科技创新,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从资源依赖型走向技术依赖型。”贺克斌指出。

  国际能源署(IEA)今年发布的《2050年净零排放:全球能源行业路线图》指出,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关键技术中,50%目前尚未成熟。贺克斌说,这就需要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储能技术,与之匹配的技术等加大研发力度,形成国际竞争力。
123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