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碳中和,被诸多专家认为是城市低碳绿色发展的一条新路径
比如,在王坚看来,目前最紧迫的是尽快实现城市数字化,包括通过数字化技术改变配置不合理所导致的能源浪费情况。
这不难理解。
浙江浙大中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杨永耀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目前利用数字化技术,杭州东站已经实现旅客平均小时吞吐量提升22.6%,
出租车平均小时吞吐量提升22.8%,旅客平均等候时长缩短28分钟——数字优化的背后,不仅是普通人出行的便捷,从宏观来看,也是城市减碳的一种可持续的路径。
但城市也必须意识到,数字
碳中和开展后,能源转型等工业也将面临新的挑战,管理起来比过去要复杂。
比如,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提到一个小案例:当
电力系统、能源系统的要素多起来了,各要素之间将主要靠数据来联系。这对政府提出了新要求——不光要懂数据,更要发展数据的水平和能力。
杜祥琬指出,政府一方面要制定好
政策,让企业之间协调配合好,比如如何逐步减少传统电力和传统能源等比例,而新能源方面又要逐步增加,“政策导向应该方向明确,不给社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当然,从长期来看,想要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清洁能源是一个重要命题。去年底,总书记在气候雄心峰会上通过视频发表题为《继往开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的重要讲话,宣布到203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其中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12亿千瓦以上。
这对全国产业布局提出了新挑战。
会上,杜祥琬提出了一个新想法:“让数据中心建到西部去”。在他看来,中国西部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大数据的发展进程中,与其让能源不远万里传到东部,还不如把这些产业弄到西部去,就地使用太阳能、风能这些非化石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