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对实现碳中和目标将发挥重要作用
与发达国家相比,当前我国仍处于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经济将在较长一段时间保持中高速增长,人均能源需求尚有较大上升空间,未来
减排压力较大。据国际组织、科研机构测算,我国
碳排放峰值将超过100亿吨,而美国碳排放的峰值为57亿吨,欧盟约为44亿吨。而且,我国从碳达峰到
碳中和仅有30年时间,远低于欧美国家50—70年的时间。
碳达峰、碳中和不是要简单以牺牲经济增长速度、国民财富积累和文明生活水平提高为代价,而是要实现
碳减排约束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充分理性、智慧的平衡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未来几十年,绿色低碳转型将嵌入所有经济活动的内核,成为投资、生产、消费和流通等决策的核心逻辑,经济发展方式和人民生活方式也将从不可持续的资源高度依赖型转向持续迭代的技术创新型。
因此,中国需要按照自身节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努力平衡经济发展与降碳减排,预防和化解转型风险,实现有序、公正、绿色转型。绿色金融对实现碳中和目标将发挥重要作用。根据联合国的测算,要实现《巴黎协定》的气温上升控制目标,全球需要总投资大约为90万亿美元,我国实现碳中和同样需要巨量的资金投入。
据多个机构初步测算,我国实现“双碳”战略所需投资大约在150万亿到300万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未来我国每年将在双碳领域平均投资3.75万—7.5万亿元人民币,大约相当于全年投资的10%左右。
如此规模的绿色投资,无疑会给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机缘,但也带来一个
问题,如此巨量的资金从哪里来?过往的经验数据显示,绿色金融对碳中和的资金支持比例将达到90%,而政府财政支持比例仅为10%。发展绿色金融能够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绿色环保领域,优化全社会生产要素配置,在提供碳中和资金上发挥不可或缺的支柱性作用。
早在2016年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7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就指出,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创新性金融制度安排,引导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同时有效抑制污染性投资。
之后我国又出台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自上而下的构建起绿色金融
政策体系,推动了我国绿色金融
市场的繁荣。通过公共部门和金融机构的不懈努力,绿色金融已为我国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成为引导资源投向绿色产业,支持国家和地区绿色发展的重要金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