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LNG在全球LNG现货贸易中占比低,2025年有望达10%~15%
2019年6月,荷兰皇家壳牌集团(简称壳牌)宣布与东京瓦斯株式会社(简称东京燃气)和韩国GS能源达成全球首批
碳中和LNG贸易。截至2021年6月,全球累计完成21船碳中和LNG交易[1],交易规模约147×104 t(以每船7×104 t计算),均为现货。其中,2021年1月至6月完成13船交易,占全球同期LNG现货贸易的2%。在新签长期合同中,新加坡分别与卡塔尔石油公司[2]、雪佛龙股份有限公司[3]和BP(英国石油公司)[4]签署了碳中和LNG长贸,要求每船LNG提供从井口到目的地的
碳排放报告,当然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碳中和。2021年4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与壳牌签署全球首份碳中和LNG长贸[5],协议中每船LNG都将抵销LNG从勘探开发到最终消费产生的CO2排放,实现LNG全生命周期碳中和。
目前壳牌、道达尔能源公司(简称道达尔)、BP、Woodside(伍德赛德石油公司)、JERAGM(JERA Global Markets公司)、Santos(澳大利亚桑托斯公司)等众多公司都在积极参与碳中和LNG贸易。未来LNG贸易将趋于“标签化”,每船货物都会附带碳排放证书和标记是否为“碳中和”产品,贸易环节增加碳排放监测和碳抵消,合同中增加“碳中和”条款,LNG贸易模式正在发生改变[6]。预计2021年,碳中和LNG贸易总量将同比翻两番。2025年,碳中和LNG将占全球LNG现货贸易的10%~15%,中国进口量将达300×104~500×104t,相当于减少CO2排放1 200×104~2 000×104 t,有能力成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辅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