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减排认证不完善,碳信用额能否计入减排指标存在不确定性
全球有10个以上的自愿碳
减排认证机制,
碳中和LNG可以从不同机制中选择项目抵消
碳排放。国际上使用较多的是核证碳标准(VCS)、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
CDM)和黄金认证减排标准(Gold Standard)[9]等。中国海油进口的碳中和LNG是通过VCS标准的
青海和
新疆植树项目、
河北固原风电项目,REDD+(通过减少砍伐森林和减缓森林退化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含义是增加
碳汇)标准的津巴布韦造林项目进行碳排放抵消。
有些减排机制的交易规模较小,各个国家对不同机制的认可程度不一,购买的
碳信用额能否计入减排和额外减排指标还存在不确定性。不同抵消项目的碳价差别较大,具体取决于项目的投资成本。已完成的碳中和LNG均通过国际碳
市场进行,没有在中国交易所购买碳信用额。同时,全国
碳市场刚刚启动,
碳交易体系及相关法律
法规还不完善,实际交易中还存在挑战[10]。为了保障能源进口与
碳减排目标的一致性,中国碳市场还要不断完善交易机制,加强与其他碳减排认证机制的联系,解决国际碳减排互认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