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 刘燕华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今天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有关科技金融这些想法。刚才经济日报郑波副总编谈了,去年9月22号,习近平总书记对全世界宣布,中国要实现双碳目标,这个就是我们下一步的改革方向,也是中国结构调整一个基本大趋势,在中国实现达峰和中和过程中要付出极其艰巨的努力,这个努力是哪方面努力,金融界努力,企业界努力,
政策,制度都要转变,要做一系列工作。
今天我谈的是实现碳达峰和
碳中和,关键
问题就是要解决替代性能源,假如说清洁能源能够替代传统的能源,既然要替代还有一个问题要解决,钱从哪儿来,今天我讲三个问题,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资金缺口有多大。第二,低碳与金融。第三,谈一谈出路问题。
第一个问题,资金缺口有多大?世界可再生能源组织有一个预测,到2050年全球大概需要110万亿美元来实现目标,这个数字相当大,对于中国来讲也进行过一些预测,中国权威金融机构,中国人民银行也做过预测,实现碳中和,中国需要百万亿级人民币投入。这100万亿元,后来又有一些进一步预测,约130万亿元。清华大学又有一项研究,除了直接投资之外,另外投资加在一起可能300万亿元到500万亿元,这个数字相当庞大。当然,应该说政府投资覆盖很小一部分,主要依靠
市场来解决,今后绿色金融体系肯定是相当活跃的,我们不仅需要政策调节,而且要用市场机制来解决,因此来说,金融体系在下一步肯定要有一个非常明细的分工。
再看看2018年诺贝尔奖得主WilliamNordhaus提出了碳浓度、气侯系统、气侯损失融合的气侯经济模型,我们实现碳中和或者是应对气侯变化一个部署安排的轻重缓急是什么,气侯融资对今后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关系,我们是明确了。
还有一部分测算,机构需要的钱大概占GDP0.5%到2%,这里看到近期也有一些国际的投资,欧盟提出绿色复苏计划,它准备十年内投1.6万亿欧元进行绿色复苏,美国也提出一个应对气侯危机计划,提出十年内投资2万亿美元。另外各个行业也都提出来一些需求。在国际上应对气侯变化的资金,它应该是多方位的。
发达国家承诺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一千亿美元支持,但是到现在还没有落实,尽管世界上成立了一个气侯基金,但是这个基金少得可怜,是杯水车薪,所以说在资金问题上,各国有各国的算盘,我们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同时也要考虑在国际的关系。我做一个小结,资金缺口有多大,那是非常大。需求量很大,但是落实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
第二个观点低碳与金融。说起金融和低碳这个问题,好像是风马牛不相及,它们是两条路上的车,先从钱从哪儿来,钱由谁用分析一下。钱有自己的钱,有别人的钱,事情有别人的事,有自己的事,形成一种新的组合,自己的钱办别人的事,这是慈善事业。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这是最认真的。用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这就是腐败了。用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这是最容易,而且是最不用负责任的,最容易造成浪费的。
今后金融体系,就应该把应对气侯变化当成自己的事,当成自己的责任来推动,这样就可能是认真的,否则也可能出现了浪费,也可能出现了一些其他问题。
绿色和金融到底是什么关系?我们比较了几个要素,绿色发展它具有不确定性,投资不知道将来是什么样子。但是金融界要求风险最小化,绿色发展长期效益,金融希望短期回报,绿色发展是非线性的,可能上游投资下游收益,但是金融讲的是线性,直接的回报。绿色它比较分散,金融需要大而集中等等,绿色讲的是生态价值,讲公共产品。金融是资本运作,它要有资本预期,所以这两个体系是不一样的。但是如何把它们融在一起,这是金融体系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
我们再看看绿色金融,现在做了很多了,金融渠道有什么,政府渠道,这是公共投资。有证券、保险、风投、捐赠、企业,有银行、信托、期货等等,金融体系种类非常之多,但是这些金融体系如何有效地分工,进入到绿色,这是一个问题。绿色发展要和金融体系紧密结合,绿色金融体系要和绿色产业链各个环节相衔接,这才是一个基本方向。
我们再说市场机制来配置,就是强调
碳金融有两个,一个是碳税,一个是
碳交易,中国7月16号已经正式启动了全国的
碳市场,有人提到碳税和碳交易是不一样的,碳税是用行政手段,由政府确定碳价,市场决定排放量,排放量不确定,碳交易是市场化手段,政府确定排放水平,由市场确定碳价,碳价不确定。所以说绿色金融各有利,也有它的弊,但是不管怎么样,市场手段是个最有效的
减排方式,其目的就是要实现应对气侯变化,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政策工具。
看一下碳交易,中国已经启动了
电力系统,今后还要再覆盖到其他系统上,我们说二氧化碳是类似于国际的公共产品,迟早在国际上要发展成新的碳的市场体系,中国目前排放量大,但是我们的市场份额、碳交易量也会相对比较大。我们要考虑碳交易有几个要素,环境成本化,作为资源要素有偿使用,分配的
排放权给你分配资源。配额制度,在一级市场上获得初始排放权,可以在二级市场进行交易,它既然作为资源了,就可以转化为资产,因为
碳排放交易权它可以作为抵押,像固定资产抵押一样,既然是抵押了就类比于固定资产了。它在市场上进行交易,交易的结果就变成了资本,也就是说碳排放的交易具有资产、资源和资本这三重含义。
另外碳的定价权,碳市场与碳定价,这个行业要不断覆盖,而且配额也要考虑,配额过高可能碳价太低,配额过低影响经济发展,有减排经济成本问题,减排社会成本问题,还有负排放问题等等,所以碳交融并不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它要和整个金融体系和排放体系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相互融合的一个巨系统,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金融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作用。
我们要进行一下小结,我们在绿色和金融之间找到共同点,才能实现平衡,绿色金融目标是形成利益共同体,分享增量,而不是分割存量。
绿色发展与金融体系都需要进行大幅度改革。
绿色是用钱买不来的。
投资于未来就是占领先机。
金融体系在绿色产业链上要有一个新的分工。
第三个问题,出路。有三条,政策出路、技术创新与竞争,第三产业变革。
先说政策,中国在实现减排目标实现双碳目标方面,政策非常明确了,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十四五”目标提出了非常明确的绿色发展是生产力和绿色经济发展方向,国家发改委也针对碳达峰和碳中和提出了六项新的举措,首先是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能源利用效率,技术研发,体制机制,最后是增加
碳汇。主要讲三件事,讲成本问题、安全问题、绿色发展问题,发改委已经非常明确了。
再看看中国的新基建计划,到2025年之前,中国准备投入10万亿元,针对绿色发展,针对新兴产业提出了7项新基建方向。这是我们“十四五”要做到的,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也是针对中国结构调整和提质增效,新基建也很清楚了,这是国家准备投的钱。这是政策非常明确,政策也有了安排。
二是出路,指技术创新与竞争。
应该说绿色技术在过去几十年里,每十年跨一个台阶,我们只针对光伏产业来说,1990年时候发一度电需要成本100美元,随着技术进步,2000年降到10美元,2010年降到1美元,现在可以降到与传统的煤电价格差不多的,10美分左右就可以发一度电,技术进步使我们新能源的成本是不断降低的,还有除了太阳能之外,风电、水电、低热能还有一些其他新能源,潜力非常大,今后长远发展方向就是多元互补,多元互补的主要形式就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说起来这个话题比较长了,不说了。总而言之,绿氢是我们一个新方向,还有二氧化碳利用也是新方向。能源利用效率提升,通过智能制造也有新方向,所以说技术的进步使我们看到了希望,但是也不能太乐观,技术它是在不断进步的,它有的时候进步快,有的时候会遇到一些困难。举个例子,2021年新任美国总统气侯特史克里,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了一句话,到2050年或者2045年,在我们必须削减的排放量中有50%的技术还有待发明,他说这句话之后,引起了一些争议,有些学者认为他说得不对,说现有技术可以解决,应该大部分推广。也有学者认可他,说我们还要有新的技术,总而言之,不管争论怎么样,它说明一个问题,技术需要不断进步,新技术也要不断地发展,新技术指颠覆式技术,比如说核聚变、氢能技术、生物能源、生物反应能等等,还有现有技术需要完善,现有技术解决了利用效率问题,解决CCUS问题,储能问题,还有一些成熟的技术,成熟的技术需要大面积的推广,推广可再生能源、推广地热资源等等。
我们说在世界上,应对气侯变化的技术又在不断进步,同时也是一种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认为新能源技术它一共分成6个大类型,减排技术、无碳技术、负碳技术、能源管理技术、适应技术、低碳消费技术。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二氧化碳气体的减排技术。细节不说了,技术分类已经非常明确了,现在国际上科技主管部门已经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技术路线图和技术创新方面已经进行了全面部署,希望这些技术部署和金融投资相融合,让企业受益。
另外谈到技术创新与竞争,技术竞争特别要考虑,新兴技术引入到传统产业,引入到新能源建设之中去,我看了一下今天的发言,华为有一个新能源的报告,他们用数字化来解决新能源问题,这个报告我也期待能够听一听,数字化要推动绿色转型,现在数字化已经变成非常普遍的事情,我们也都体验到了,网络智能、智能化物流,网络会议,网络教育,数字化已经走到了我们身边,数字化转型将来推动的就是节约能源和资源,提高效率。推动绿色低碳生产和生活方式,改变生产和生活的习惯。
除了新兴技术渗透之外,我们还要说把新兴技术推动产业变革,产业变革主要指绿色、低碳、循环,这是十八大报告非常明确的,清洁能源资源利用。电力系统、
交通系统、建筑系统、工业系统,都要是全面推动,我指电力、交通、建筑、工业这四项是中国的排放主要来源,这样我们考虑有一个问题,金融投资要和产业发展有什么关系,这就要有一个二氧化碳排放投资的外部性问题,经济活动对他人社会造成了一些影响,这些影响无需受益者来花费,绿色投资具有社会公益性质,投资使他人或者社会造成了损失,又没有人承担,这就是负外部性,绿色发展要求金融机构在投资过程中增加正外部性,减少负外部性,这是我们投资的方向。
另外投资的时候要注意投资回报周期问题,防止碳锁定,你的投资之后需要有一个回报周期,在没有达到回报周期之前就要给它淘汰的话,这样是投资的损失很大,这就是碳锁定,比如中国煤电最近几年上了很多,今后要把这些煤电去掉的话,我们就要承受损失,这就是碳锁定,减排出现了困难,所以我们说投资过程中必须要减少碳锁定,我们注重的是生态恢复与生态价值这个理念,注重环境质量,注重产业的效率,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注重产业链集群双循环,注重公共产品,主要是环境社会效益的公共投资。
总结一下,我们的出路有这么几点。第一,急不得,也慢不得,我们必须稳打稳扎。第二,技术应用与市场规模决定今后的成本,新能源替代成本。第三,市场规模取决于体制机制的变革。第四,新一轮竞争将重组全球的市场格局。第五,绿色金融是我们今后发展的重要目标。这是我谈的三个观点,不对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