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望出台指导意见规范转型金融发展
迄今为止,国际上还没有对转型金融有非常严格的界定。一般而言是指针对
市场实体、经济活动和资产项目向低碳和零
碳排放转型的金融支持,尤其是针对传统的碳密集和高环境影响项目、经济活动或市场主体。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周诚君此前在其撰写的署名文章中将转型金融列为金融支持“30·60目标”的三大领域之一。
“转型金融很可能会成为明年G20绿色金融小组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马骏表示,今年G20可持续工作组已经重点讨论了这个选项。马骏透露,在国内,绿金委专家应人民银行邀请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转型金融原则及支持项目分类》等开展了多轮研究讨论。
《
碳中和愿景下的绿色金融路线图研究》报告中,围绕这一
问题,提出了五方面建议。一是明确转型技术路径,制定转型金融标准。该标准需要明确转型金融应该支持哪些行业或经济活动,这些行业的主要转型技术路径有哪些,并适当设定量化的准入门槛,例如需实现的最小
减排效果。二是建立转型
认证和信息披露的体系。转型金融活动应当要求融资方披露资金使用情况、转型路径的实施情况、转型目标的实现情况(包括企业或项目的碳排放和
碳强度)、产生的环境效益(包含减排情况)、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及其应对措施等。三是创新转型金融产品,满足不同转型路径融资需求。转型活动涉及到的金融产品可能包括转型并购基金、转型贷款、转型债券、转型担保、债转股等各类融资工具和安排。四是设置适当的激励机制,包括政府和监管部门提供的用于开发清洁能源的土地资源、可再生能源消纳额度、补贴、税收减免、担保、
碳减排支持金融工具等。五是设立国家级的转型基金。考虑由中央政府设立国家级的绿色转型基金,专门为需要进行绿色和低碳转型的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提供融资支持。
陈雨露指出,金融业要深入研究金融如何支持经济低碳转型。高碳行业和企业的低碳转型,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目前的绿色金融体系尚不能充分覆盖转型金融活动,应该深入研究如何建立转型金融的界定标准、披露要求、激励机制和配套措施,开展试点,并出台相应的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