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动力煤价格动态控制在每吨500元以下?
一是,放开国内煤炭开采限制,鼓励企业在满足安全和环保的前提下,加大投资力度;二是,鼓励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和布局能源资源,包括煤炭和油气,拓展全球供应能力;三是,放开国际
市场,鼓励传统能源市场的进口。如果动力煤市场价格超过每吨500元,就得紧急释放储煤,以平抑市场。
如果动力煤价格控制在每吨500元以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天然气进口国,必然影响国际油气价格。如果国际油气价格过高,煤电替代油气必然会压制国际油气巨头联合减产、协同涨价的企图。
如果动力煤价格控制在每吨500元以下,中国终端
电力消费平均成本可以控制在度电0.6-0.7元之间,与当前电力消费平均价格差别不大,中国制造业的优势还可继续保持。
终端度电消费平均成本控制在0.6-0.7元之间,并不意味着价格的均等化或固定化,而应该大力推动电价机制的市场化,特别是区间价、峰谷价等。例如,低谷价可以度电几分钱,高峰价可达两三元,市场价格应充分反映电力稀缺性和调节艰难度。
终端平均成本稳定在度电0.6-0.7元,甚至更低,既可抑制国内甚至国际油气价格,又可鼓励可再生能源控制成本,最重要的是,可以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其三,继续深化能源体制改革。
新的能源体制要保证几个主要目标:一是能源供给的安全性,包括供给总量和基础设施等;二是能源供给的经济性,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新能源、输配
运输等;三是能源使用的高效性,鼓励各项技术创新和升级,全社会推广
节能等;四是能源全周期的安全性,包括开采、运输及使用的各项安全;五是能源全周期的绿色化,包括产业全过程的污染防治及尽可能的低碳化。
为此,需要更加集中的能源管理体制,无论对外开展国际合作,还是对内实现精准管控,应有统一的机构决策并执行,并对相应的
问题承担责任,而不是现在的“九龙治水”,各自努力抓权,一旦出现问题,则互相推诿、互相抱怨,甚至互相指责,矛头指向更高层。
建议设立统一的能源管理部门、能源监督机构以及能源信息中心,决策、管理、监督,相互支持、相互制约,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现有能源相关政策出于不同的部委局办,牵涉到十多个部委局办以及数十个司局机构,监管也由各司局及各部委局办执行,各自强调自身政策和监管的优先性,本位主义严重。下到基层,能源及用能企业经常处于迎来送往的各项检查中,稍有问题,经常被迫停工停产。同时,为争取项目、减轻处罚等衍生的寻租行为屡禁不止,甚至越演越烈。
统一协调必须废除对能源政策主要目标产生负面影响的一些政策条文,一些条文完全是计划经济思维下的产物,与现代市场经济管理体制格格不入。相关问题,我们在后续文章中继续讨论。
2021年已经进入10月份,在中央高层高度重视、国家发改委努力协调下,紧急动用国内外各种能源资源,并对用能进行更科学、更有序的管理,能源供求恶化倾向,特别是电力紧张局势,应将有所缓解,但这些只是治标不治本的行政行为和短期政策,不彻底改革体制机制,不能有效协调能源政策的统一性和一致性,拉闸限电和能源飙价将成为未来的常态,能源变革未来之路任重道远。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作者单位为国合洲际能源咨询院。该机构专注于石油、天然气、电力、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煤炭等能源相关行业的深度研究、评估和咨询。)控制氦3,核聚变的控制权就牢牢控制在手,所有传统能源统统束手就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