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碳不能指标错位
近期有一个争议,即用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的指标实现双碳目标是否合理有效。目前一些地方为了实现双碳目标,抓手就是能耗的双控。提出能耗双控的指标是为了鼓励
节能,提高能效,限制过度用能,以尽可能少的能源消耗支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这个初衷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对于实现双碳目标有两个
问题需要讨论。
一个问题是节能并不等同于减碳。同样的能源消耗,既可以是高碳的,也可以是低碳甚至零碳的,我们的目标是在保证必要能源供应的前提下通过调整能源结构,用低碳或者零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逐步降低碳的含量。我们国家目前人均收入水平刚过1万美元,到2035年根据我们的规划,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其中包括我们的人均能耗,特别是人均电耗,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所以,如果能源控制总量控制不当,制约了应有的经济增长速度,同样不符合发展的初衷。
另一个问题是撇开
碳排放和常规污染物排放等问题。能耗总量和强度控制到底用什么办法来处理比较好,是用行政性的办法还是用
市场的办法?在这种情景下能耗双控指标实际上是一个成本控制的问题,因为包括能源在内的投入品到底如何用、用多少,只有作为当事人的企业才有可能搞清楚、做出正确决策,政府在宏观层面是很难把握得准的。举例来说,近年来光伏发电成本已经相当低了,如果某个企业用这类绿电生产一种高技术含量附加价值的产品,它即便能耗高一点,但因为产生的效益更好,算总账还是合算的。
我们建议加快创造条件,用碳排放的双控指标(碳排放总量和强度控制指标)来替代能耗的双控指标(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以更好地服务于实现双碳目标。当然,能耗双控指标还是有用处的,可以作为经济转型的一个评价分析指标。
作者:刘世锦(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