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促进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
标准是绿色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如《烧结烟气循环利用技术规范》、《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技术要求》等一批重点技术标准的研制,对于先进、高效
节能环保技术的推广应用,为
钢铁行业实现节能
减排和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再如《高炉法处理含铬废物技术规范》的研制,有利于含铬废物的规范处置和有价资源高效回收,对于推广钢铁工业窑炉协调处置社会废弃物的应用意义重大。
昆岳互联环境技术(
江苏)有限公司执行总裁、联合创始人周玲霞向记者介绍,以
冶金行业当前环保岛运维服务为例,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标准,生产企业对自身环保
问题底数不清,环保运营服务参差不齐、低价竞争等现象问题突出。在企业自身的实践中,通过打造环保岛运维标准化管理体系,在
山东日照钢铁、
山西建龙钢铁和
四川德胜钢铁等环保岛运维项目中,大力推进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和设备管理等标准化程序化,同时利用数字化手段来赋能环保项目运维,建设更加科学合理的合格评定标准体系,实现智能便捷管控,助力铁行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浙江谋皮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MEC钢材表面氧化铁皮处理技术是一种新开发出的热轧钢材无酸表面处理技术,采用与不同钢种相配套的柔性水磨材料,并针对热轧钢材的形状来去除表面氧化铁皮。MEC技术通过制定系列团体标准,快速在行业内推广应用,目前也正在申报此项技术的行业标准。
“以标准化促进先进绿色技术在钢铁行业的推广应用,指导钢铁企业的绿色转型升级改造,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积极打造绿色发展新动能。”李新创表示。
具体到低碳标准的研究制定,李新创还建议从五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健全并完善规则基础类标准。结合国家碳达峰目标要求,开展钢铁行业主要工序
碳排放强度核算方法、钢铁行业碳排放基准值计算方法等相关标准的制定,逐步完善细分领域温室气体核算标准的制定工作。
二是开展低碳工厂及低碳园区标准制定。工信部开展绿色工厂评价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国家在推动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可开展钢铁行业低碳工厂评价导则及钢铁工业低碳园区评价规范等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
三是围绕成熟减碳技术、工艺、装备制定标准。针对钢铁行业碳捕集、封存与利用、氢冶金、全氧高炉、钢化联产、新能源利用等相关技术装备的应用,开展相关标准
化工作,推动成熟的新技术在钢铁行业的应用。
四是制定低碳水平分级评价及
认证标准。在国家大力提倡分等分级“差别化”管理的形式下,为使绿色低碳项目以及绿色低碳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电价、水价以及停限产等优惠
政策,开展低碳水平分级评价标准以及项目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标准的制定,同时做好钢铁产品
碳足迹评价、低碳产品认证等相关标准,引导优惠政策向绿色低碳等环境友好型企业倾斜。
五是围绕碳排放交易开展标准化工作。全国碳
排放权交易
市场是落实我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与
碳中和愿景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十四五”期间钢铁行业即将进入
碳市场,面对即将到来的碳排放权交易,开展温室气体排放信息披露要求、报告编制、碳市场交易指南等方面标准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