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策略与建议
(一)以战略性思维统筹推进
1. 外因素动态分析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是人为化石燃料排放与陆地、海洋生态系统吸收两者平衡的结果。2000至2018年,全球陆地和海洋碳汇能力约192.9亿吨二氧化碳/年。按照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2019年倡议,到2050年全球可实现
碳中和。据预测,届时全球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
碳排放量需控制在194亿吨/年以内,占目前全球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56%左右。我国陆地碳汇能力中,林地占80%、草地占15%、水域和未利用地占5%,耕地为碳源,不考虑碳汇。据预测,我国实现碳中和时,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39亿吨/年,占目前我国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40%左右。
(2)人口规模
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人口司发布的《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预测,到2050年中国人口将下降至14.02亿人,到2100年中国人口将进一步下降至10.65亿人。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提出,到2028年左右中国人口将出现负增长。未来随着人口规模的逐步下降,城市结构和国土空间发生变化,生产活动、消费规模、建筑和
交通需求量也将随之变化,碳中和工作将进入新阶段。
(3)产业结构
改革开放40余年,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由第一、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逐步过渡到快速工业化过程,产业结构转型加快,第三产业比重逐步领先,产业链逐步向中高端迁移。随着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之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和科技创新加持,低端产业逐步向国外转移、高耗能产业逐步淘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快速发展,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将慢慢趋于双降。
2. 多维度系统布局
要积极推动能源产业与其他产业协同降碳,推动能源供给侧和消费侧协同降碳,推动居民出行和生活方式转变。不同能源企业、能源品种之间,要积极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推动绿证和
碳交易、
电力辅助服务补偿,推动煤电油气配置和利用效率整体最优。央地、区域和部门之间,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处理好全局和局部利益关系,发挥
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环保、财税、规划等部门协同保障作用。多元参与主体之间,政府部门和市场主体要相互配合,推动整体和个体的良性互动,形成全社会高质低碳发展的普遍共识。
3. 冷思考理性应对
以战略性、系统性思维统筹各行业全面推进,不是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而是通过科技创新、技术升级、产品更新带动更大发展。注重与产业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建设等高质量发展目标协同推进,避免重复发达国家先高碳、再低碳的老路,结合世界发展格局和我国国情系统科学谋划、分步有序实施,脚踏实地、沉着应对,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高质低碳、循环绿色发展。
4. 强驱动创新发展
创新是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前锋利器,要积极探索技术创新、理念创新以及制度创新。2021年3月科技部碳达峰与碳中和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围绕加快碳达峰碳中和,进行了重点部署。要进一步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储能技术,大力发展绿色制造和低成本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改进高能耗生产工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储能设施和氢能产业发展。
(二)找准双碳工作着力点
1. 能源领域
双碳工作与深化落实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一脉相承。能源供给侧,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供给体系,推动可再生能源替代,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结构,优化能源生产布局,提升能源供给质量和效率。能源消费端,坚持
节能优先,着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行业减污降碳,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总量,提高清洁能源消纳能力。能源技术方面,要推动清洁低碳能源开发利用技术、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碳捕集封存技术发展,通过技术升级降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成本,推动智能电网、储能技术发展,加快发展氢能、核能等替代能源。能源体制方面,完善有利于清洁低碳发展的财税、价格、金融、土地
政策,加快推进碳交易,实现从单一行业到多个行业、从试点交易到全面交易的快速过渡,形成有利于清洁低碳产业发展的市场机制。国际交流合作方面,推进国际气候变化合作,一带一路清洁能源合作。
2. 城市发展和生活领域
(1)优化城市发展模式
一是发展职住平衡,方便就近工作和出行,减少城市拥堵和环境污染,完善居住区配套和公共服务体系。二是加快城市更新,优化城市功能和布局,推动城市产业升级,提升文化活力和城市风貌,建设新型智慧城市。三是构造生态微循环,以分布式、多节点、网格化为特征,构建绿色低碳的微型循环体,实现小范围内的碳中和,减少对城市大循环的依赖。四是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促进城市污废资源产业化利用,推动各类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将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纳入城市规划建设体系。
(2)转变居民生活方式
居住方面,提升建筑节能标准,采用先进的建筑围护结构和材料,加强自然通风和光照利用,实行南北方差异化设计,减少
玻璃幕墙使用。出行方面,鼓励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的出行方式,完善公共交通系统,打通交通微循环,实现智能化的出行信息服务,逐步提高电动、混动汽车比重。家居方面,推广个性化、智能化家居,采用节能环保家电,提高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消费意识方面,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优先购买节能环保低碳产品,加强节约意识,杜绝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3)改善城市供能方式
推动完善城市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通过整合能源生产以及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市政服务设施,实施分布式的终端一体化集成供能工程。优先利用城市污废,统筹利用本地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并采用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作为兜底保障,协同生产供应冷、热、电、气等终端能源,实现多能互补和梯级利用,并在辐射范围内实现就近供能。通过因地制宜就地选用能源资源,采用科学的能源装机配比,最大程度提高能源利用和配置效率,在能源生产的同时协同促进城市环境治理,是未来我国城市更新和城市能源发展的新方向。
3. 工业领域
工业领域要抓住重点行业,通过技术创新、理念创新、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钢铁行业,要调整进出口政策,严禁新增产能,强化废钢管理,优
化工艺结构,推动技术进步。
建材行业,要加快行业结构调整,严禁新增产能,疏导消费需求,加强政策引导和行业规范管理,充分促进上下游产业合作。煤化工行业,要在严控产能下实现有序发展,优化生产工艺和流程,完善现代煤化工标准体系,做好技术储备,保障资源能源安全。
石化行业,要持续促进石油化工行业产能优化,推动全过程节能降耗,加快石化技术创新,深入落实绿色低碳理念。铝产业,要严控电解铝产能,提升再生铝产业水平,优化产业布局,推动技术创新。汽车产业,要逐步完成对传统燃油汽车的替代,促进绿色生产和绿色回收,推动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发展,加强退役电池回收利用。
(三)分阶段稳步实施推进
1. 树立危机感和紧迫感
一是双碳发展工作推进时间紧、任务重,中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只有30年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时间大大缩短,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二是部分国家碳达峰已经领先,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已实现碳达峰,正向碳中和目标迈进,全球10大煤电国家中已有5个承诺碳中和(中、日、韩、德、南非)。三是我国现阶段碳排放强度仍然较高,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7倍,美国、日本的3倍,英国的6.5倍。四是资源禀赋决定了工作难度较大,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以及庞大的人口规模,决定了能源双控、结构调整和转型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当前主要依靠六大减排路径,即源头减量、能源替代、节能提效、回收利用、技术改造、碳捕集封存。现阶段节能提效是第一优选,同时逐步实施技术升级改造以及开展资源回收利用,条件成熟时重抓源头减量和实现能源替代,碳捕集封存是最后的手段。
3. 战略推动要循序渐进
科学谋划、系统研究制定碳达峰碳中和三步走战略,2025年前减速,落后产能加快退出,推动产业节能降耗,产业技术升级改造,加强资源回收利用;2030年前达峰,能源结构大幅优化,交通建筑领域逐步推进,部分产业减量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健全,低碳技术发展成熟;2060年前中和,建立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结构,建立轻量化的产业结构,高碳产业加速转移,绿色制造、绿色出行、绿色建筑全面发展,显著提升生态碳汇能力,推动碳捕集技术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常征.基于能源利用的碳脉分析[D].上海:复旦大学,2012.
[2]翟建青,代潭龙,王国复.2020年全球气候特征及重大天气气候事件[J].气象,2021,47(4):471-477.
[3]樊大磊,李富兵,王宗礼,等.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中国能源矿产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J].中国矿业,2021,30(6):1-8.
[4]郭静原.碳中和离我们有多远[N].经济日报,2021-7-11.
[5]郭英楠,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达历史顶点[J].生态经济, 2019,35(7): 5-8.
[6]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2021.
[7]胡鞍钢,鄢一龙.中国国情与发展[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8]李波,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角色研究[D].济南:
山东大学,2020.
[9]李俊峰,李广.碳中和—中国发展转型的机遇与挑战[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21,46(1):50-57.
[10]李俊峰,李广.中国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
问题回顾与展望[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20,45(5):8-17.
[11]梁红,赵立建,张文艺,杨鹂,马骏.迈向2060碳中和—聚焦脱碳之路上的机遇和挑战[R].2021.
[12]潘栋.中国省域能源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20.
[13]佘惠敏.让科技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N].经济日报,2021-3-27.
[14]孙红杰.能源系统转型对减缓气候变化设定目标的响应及模拟分析[D].兰州:兰州大学,2020.
[15]习近平.继往开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N].人民日报,2020-12-13.
[16]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9-23.
[17]袁潮,杨文艳,孙卓,等.大气CO2浓度年际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J].
陕西农业科学,2020,66(9):91-96.
[18]张车伟,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19]邹才能,何东博,贾成业,等.世界能源转型内涵、路径及其对碳中和的意义[J].石油学报,2021,42(2):233-247.
[20]BP.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Z].2021.
[21]NASA,Goddard institute for space studies. GISS Surface Temperature Analysis[DS].2021.
[22]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WMO). State of the Global Climate 2020 Provisional Report[R].2021.
注:本文发表于《技术经济》杂志2021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