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强调减排不足以准确全面理解协同增效”
严刚建议,下一步应着重推行清洁能源降碳、能效提升降碳、资源循环降碳及管理调控降碳,优先在协调度高的部门、地区采取行动。
“
交通部门和散煤消费单位二氧化
碳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强度明显高于工业和
电力部门,且是电力部门的数倍,推动交通结构调整和散煤替代等措施,能够产生较高的协同
减排效益。再如,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地区加上广东省,2019年碳排放占比超全国排放总量的一半,大气污染水平与碳排放水平整体呈空间一致性。优先在重点地区强化结构调整,可发挥控碳对空气质量的牵引。”严刚称。
杜祥琬认为,相比前期以末端治理为主,现阶段着力点应放在源头治理。“一是
节能提效,包括扭转偏重的产业结构、改变工业流程、采用低碳技术等。二是大力推进能源清洁化、低碳化,稳妥逐步减少煤炭消费,清洁高效利用煤炭。要回归科学产能,减少煤炭的非发电利用;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发展储能技术和灵活性资源;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以清洁电力为主的能源互联网。”
“只强调减排不足以准确全面理解协同增效。”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认为,既要关注减排的最佳效果和最低成本,也要发挥生态全域
市场作用,提高整个系统的资源配置效率。“源头治理是重点。要努力培育绿色低碳新的增长点,形成新的动能;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污染物大幅减排、温室气体有效控制;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创造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