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建言
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的不断推进,我国债券市场取得了长足发展。截至2014年2月末,我国债券市场各类债券余额达到29.21万亿元。从债券品种上看,国债、金融债和公司信用类债券约各占1/3强。公司信用类债券包括:企业债、公司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包括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可转债、中小企业私募债等。
在上述众多品种中,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近几年来发展迅猛。据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统计,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累计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超过12万亿元,未到期债务融资工具5.64万亿元,相当于股票市场融资额的十倍,超过银行信贷市场规模的一半。
尽管如此,我国债券市场还是以传统债券为主,绿色债券凤毛麟角。仅有的几个也是国际上的绿色债券项目将其资金投放了到中国。比如,世界银行发行的一个绿色债券项目就投到了我国
青海省西宁市,该项目主要功能是开展防洪管理,建立预警系统,从而帮助社区增强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另一个项目则投到
山东省,用于提升当地企业的能源效率。另外,联合利华的绿色债券也有部分资金用在
四川地区建设一个新的洗衣粉厂。
目前,纯属中国本土发行的绿色债券大概只有近期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附加碳收益中期票据。该债券的主要特征是债券利率由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两部分组成,其中浮动利率部分与发行人下属5家风电项目公司在债券存续期内实现的碳(
ccer)交易收益正向关联,浮动利率的区间设定为5-20个基点。实际上,这只债券所募集资金主要用在置换公司本部银行或中广核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贷款,以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财务成本,似乎和“绿色”并没有直接的关联。但由于债券浮动收益和
碳市场联动的作用,可以说某种意义上允许了“债券投资者通过投资碳债券而间接参与到蓬勃发展的国内
碳交易市场”,由此也可算是沾上了“绿色元素”。此次债券发行也还算获得了成功,发行利率为5.65%,比相同期限信用债估值低46个基点。
然而,如果与国际上蓬勃发展的绿色债券市场相比,特别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资源能源短缺、污染状况长期难以得到遏制的发展中大国而言,中国债券市场在“绿化”道路上还需迈出更积极的步伐。事实上,绿色债券和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落实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是一致的,我国政府应当充分运用这一发达国家新兴的金融市场工具,引导更多资本为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服务。令人欣慰的是,中央政府近日宣布十个省市试点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如果有关部门在这一进程中适度引入绿色债券的概念,将会极大地推动我们用市场化或金融手段治理环境的杠杆作用。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结合我国现实国情,建议有关政府管理部门可在如下几个方面采取行动。
1、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积极推进绿色债券市场的成形。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结构还是不尽合理,企业的融资结构也不均衡,服务能力有待提高。虽然我国债券市场总体规模已跃居世界前列,但品种不够丰富,特别是公司债、企业债所占的比重较低。更遑论绿色债券这类新事物。为了完成我国
节能减排的艰巨任务,实现大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绿色或低碳目标,债券主管部门等可以出台鼓励绿色债券发行的措施或办法,鼓励大企业甚至是政府部门发行绿色债券。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可以在当前股票市场处于“熊市”的情况下,鼓励他们积极发行绿色债券,此举既能缓解股市扩容压力,又能提高上市公司的债务责任,进而让发行企业努力实现其应有的环境责任。
2、在全社会特别是金融领域和工商企业大力宣传推广绿色债券的理念。同时,让尽可能多的企业家和公众了解我国目前的环境现状和我们面临的减排压力,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也让公众投资者积极投资绿色债券,在他们履行现代公民积极参与环境改善义务的同时,也使其财产性收入多元化。而“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正是中央继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确定“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之后十八大报告中的又一
政策亮点,绿色债券正是落实这一宏观政策的具体实践。
3、国务院与债券主管部门联合发文,在政府层面和金融机构开展试点工作。国务院、部分省市政府以及一些有能力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可在中央和部分省市政府和金融领域开展试点示范工作,在政策和融资方面提供优惠性政策和利率,让这些试点政府和企业等成为各自领域的标杆,从而起到榜样的强大示范作用。
4、利用经济或市场手段刺激绿色债券的蓬勃发展。绿色债券这一概念目前在国内还尚未得到大家的认可,需要有关部门如人民银行、财政部、税务总局等出台财税等政策激励措施,广泛引导各类投资者积极购买绿色债券,用担保、利率补贴等方法降低绿色债券发起人的成本。同时,还要从法律上防止投机者钻政策的漏洞,做到未雨绸缪,使这个新兴市场从一开始就走向正规化、市场化、法治化的道路。
易碳家本文章来源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