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现碳减排的路径选择
目前,中国还没有正式使用碳税这一价格控制机制,但根据中国对于绿色低碳经济的构想,未来势必会采用碳税引导企业低碳升级。
碳
减排的推进是一个渐进、复合的过程,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
碳交易与碳税两种制度各具优势,且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互补关系。在我国碳
市场有待发展,双碳目标亟待实现的背景下,形成碳税、碳交易组合拳,构建碳税、碳交易并行的碳减制度尤为必要。一方面,发挥碳交易提升资源配置、灵活性及确定性的优势,从总量上对
碳排放进行调控;另一方面,发挥碳税
政策稳定性的优势,避免碳交易市场失灵。这种制度组合搭配也得到了许多学者的支持,例如Mandell(2008)认为碳税和碳交易配合可以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石敏俊等(2013)认为这种制度搭配能够缓解
碳减排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确保减排目标的实现,贾晓薇和王志强(2021)认为要顺利实现
碳中和的相关目标,应尽快建立碳税与碳交易复合机制。
从国际经验来看,芬兰、英国、法国等国的在碳税制度和碳交易制度的配合方面已有一定的实践参照,中国可以进行适度借鉴。在政策适用主体方面,可以借鉴法国经验,将碳交易应用于大的排放主体,碳税应用于小的排放主体,在覆盖范围形成互补,形成有效的协同机制。在价格方面,可以借鉴英国经验,通过制定最低碳价机制,使得碳税能够在碳交易价格较为低迷、波动性较大的时候,对碳减排起到约束作用。
2021年是中国“双碳”目标实施的开局之年,优化碳减排调控政策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细化不同政策的适用主体,借鉴国外已有发展经验和新型理论框架,因地制宜的搭建复合型的减排政策组合制度。“绿色溢价”作为新型减排理念,其能够为碳减排目标提供综合性的分析框架,也值得我们借鉴。
进一步地,“绿色溢价”概念与碳价格相比,它具有综合性强、可评估性高的优点,且与统一的碳价格标准相比具有较强的结构性特征,有利于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一方面绿色溢价分析框架囊括原本发展碳减排制度的目标,更能评价不同领域政策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它也注重利用社会治理手段对于化石能源进行约束,保证零排放目标的稳定性。在绿色溢价分析框架下,充分运用碳税与碳交易等工具,有利于发挥各类调控方式的长处,形成有机互补,综合发展的碳减排政策体系。
(潘登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陈经伟系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执行研究员、经济观察报宏观经济研究院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