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供应链全生命周期减碳雏形初现

2021-10-23 10:05 来源: 中国经营网 |作者: 尹丽梅 童海华

减碳迫在眉睫


眼下,由碳中和引发的产业转型潮在汽车行业不断升温,脱碳已成为汽车行业的一场大考,也是一道必答题。

随着气候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几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制定了脱碳目标。在2019年9月举办的气候首脑会议上,全球65个国家发布了碳中和宣言,随后,2020年3月欧盟、2020年9月中国和日本、2020年10月韩国也相继发表了碳中和宣言。今年3月“双碳”目标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这个目标下,各行业及企业均面临非常大的减碳压力。

汽车产业减碳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措施。根据WRI(世界资源研究所)统计数据,中国碳排放的41.6%由发电和供热行业贡献,23.2%来自制造业和建筑业用能,7.5%来自交通运输领域。以上3个领域碳排放占比超过全国总量的72%,是需要进行碳中和节能减排的大户。

对于汽车产业来说,以碳中和为目标,意味着需要从前端的能源供应,到中端的生产制造,再到后端的尾气排放等各个环节加以改进,有效降低碳排放。由于汽车产业链比较长,汽车行业的碳中和被认为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役”。

“汽车产业减碳减排的路径抉择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从近期来看,提高燃油汽车经济性仍是降低汽车碳排放的重要方面;第二,从中长期来看,纯电动车将成为实现汽车产业双碳目标的主要方面;第三,从汽车全生命周期来看,除使用过程中的耗能外,还有重要制造和报废、回收再制造等阶段的减碳减排。”近日,工信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在谈及工业领域以及汽车产业落实双碳目标时说道。

根据麦肯锡发布的数据,预计到2025年电动汽车材料生产阶段排放将占到汽车全生命周期总排放量的45%,到2040年材料生产环节的碳排放占比将达到85%左右。由此可见,加快产业链、供应链的低碳转型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时代碳中和的关键,尤其是汽车的材料生产和动力电池的生产过程。只有通过产业链上下游联动,推动汽车全产业链条和产品的全生命周期降碳、脱碳,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转型。

对于当下的中国汽车产业而言,如何实现在产业链、供应链环节加快减碳、脱碳已成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