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权天然具有国际自由流动属性
康桥经济社研究员、
香港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后潘聿航此前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际碳
市场的联通,需要各国在市场设计的诸多方面达成一致:国家间具体的
减排目标、
碳排放的核算方式、
碳配额的分配规则等,“即使上述方面达成一致,
碳市场的互联互通很有可能导致一国的用碳成本急速上升,国内企业竞争力下降,进而影响该国的就业与经济,因此,部分国家对加入国际碳市场会有顾虑。”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的全球外部性,碳
排放权天然具有国际自由流动的属性,业内人士一直呼吁全球的碳市场进行相关合作,以提升碳市场的效率。
在今年6月份举行的第十三届陆家嘴
论坛上,汇丰控股有限集团主席马克·塔克表示,希望G7会议能够推动有效的碳定价机制,包括不同国家之间的碳积分国际转移以及自愿碳补偿市场发展等,以推动透明的定价和交易。
法国巴黎银行董事长让·勒米埃也表示,是否需要及如何有效链接起全球不同的碳市场,各国如何进行标准、议程上的合作,寻找有效解决方案,这些
问题对提升全球碳市场效率非常重要。
“应对气候变化,从物理层面是没有办法隔绝的,即便国与国之间的碳市场还没有打通,但一些行业,比如
航空业已率先形成了一个减排的国际市场,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购买
碳指标用以抵消碳排放。”上海宝碳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朱伟卿此前也向记者表示。据悉,2016年10月,国际民航组织(ICAO)第39届大会通过了国际航空碳抵消和减排计划(CORSIA),形成了第一个全球性行业减排市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