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持续强化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业内人士指出,未来,需进一步强化产品和服务创新,多渠道满足绿色金融的发展需求。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任涛表示,当前我国绿色产业的投融资规模增长较快,且目前绝对规模比较可观,从品种上看亦逐步丰富,包括绿色债券(含
碳中和债)、绿色信贷、绿色信托等,同时部分地方试点机制也已初步确立,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初步建立。但仍然存在一定现实性困境,比如资金来源比较单一(以
政策性资金为主,
市场化资金占比较低),以及有效资金供给不足等。
光大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也认为,由于
节能环保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担保和抵押物相对不足,且部分项目具有建设期长、投资额大等特点,银行开展绿色信贷相关业务仍较为谨慎。
对此任涛建议,可以在前期将绿色信贷与绿色债券纳入货币政策操作的合格担保范围基础上,通过提高绿色信贷不良容忍度、降低绿色资产风险权重试点、提供优惠利率等政策工具以及将绿色信贷纳入宏观审慎评估框架,激励金融机构为碳
减排提供资金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将更多资金投向绿色产业。
刘坚东认为,商业银行既可以通过信贷等间接金融工具,将资金投向绿色低碳行业,也可以通过资本市场、风险投资等直接金融工具,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低碳行业,还可以运用资源配置等手段,依据项目的
碳强度和颜色进行差异化定价,提升高碳行业资金成本,引导社会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流向绿色低碳行业,通过多种金融工具将风险和收益在不同时期、不同风险偏好者之间重新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