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是大势所趋并已具备相应基础
中国提出实现“双碳”目标,既注重现实需求也考虑了长远发展。就国际形势来说,《巴黎协定》代表了全球绿色转型的大方向,是保护地球家园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中国必须对此作出积极回应。就国内形势来说,当前我国调结构转方式任务艰巨繁重,传统产业占比依然较高,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尚未形成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产业链供应链还处于向中高端迈进的重要关口。实现“双碳”目标,将有利于促进我国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持续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形成绿色经济新动能和可持续增长极,显著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效益和生态文明程度。从能源安全来说,2020年我国石油、天然气外采比重已经分别达到73%和43%,安全保障面临很大压力。必须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提高能源自给率,增强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因此,中国提出实现“双碳”目标并不是凭空想象,更不是好高骛远,而是在综合判断国内国外形势、充分考虑国情特征和未来发展目标而作出的综合决策和战略选择。
近年来中国碳
减排取得的明显成效,为实现“双碳”目标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从“十一五”时期以来,中国积极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重点行业能效提升,
碳减排取得显著成效,单位GDP能耗降低,
碳排放总量增速变缓。通过推进碳
市场建设、增加森林
碳汇等一系列措施,使得温室气体排放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近年来,中国积极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累计下降48.4%,超过对外承诺的2020年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目标,超额完成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扭转了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中国国土绿
化工作也取得显著进展,碳汇能力不断提升。据世界银行统计,2010年至2020年中国森林面积年均净增193.7万公顷,居全球首位,分别是澳洲和印度的4.3倍和7.3倍。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成绩,是中国政府敢于承诺碳达峰
碳中和的底气。
中国已经具备一定的新能源产业优势,同时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目前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拥有强大装备制造能力和超大规模国内市场,掌握一部分核心技术,具备关键产业链优势。2019年全国水能、风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占世界比重分别达到30.1%、28.4%和30.9%,2008年至2018年年均增速分别为6.5%、102.6%和39.5%,而同期世界平均增速仅为2.5%、46.7%和19.1%。特别是目前中国光伏产业生产能力和市场规模居世界第一,并已实现全产业链国产化。新能源成本也在不断下降。2019年全国光伏发电成本相比2010年降低了82%;陆上风电降低了39%,已经形成对煤电的价格竞争优势;海上风电成本也持续下降。强大生产能力和巨大市场规模,可以吸引更多的资本和技术进入中国,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带来更加坚实的物质支撑。
在社会观念层面已经具备实现“双碳”目标的基本条件。这主要体现在社会公众环境意识的普遍增强。环境意识概念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是西方发达国家在环境
问题日益严峻、人与环境矛盾不断凸显的背景下提出的。这是人们在科学认知、思想观念、价值体系、伦理观、行为取向等方面对人与环境关系的综合反映。气候变化作为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环境挑战,成为环境意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中国开展了多样化的环境意识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勤俭节约、绿色环保的价值观念;同时也在全社会积极促进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方向转变。目前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气候意识逐渐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和关注气候变化,并开始践行绿色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