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约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莫迪所承诺的印度
碳强度的下降,并不一定意味着总体排放量的减少。此前,印度政府已经表明,煤炭将继续会在印度发挥“关键和不可或缺的作用”。
林民旺还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印度正处于工业化的阶段中,要大力发展制造业,目前还不是在气候
问题上做更大承诺的时候。
气候行动追踪组织(Climate Action Tracker)的巴克斯特(Cindy Baxter)表示,像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需要国际社会的支持,才能完成《巴黎气候协议》中将气温上升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的目标。但她说“印度没有脱碳的具体计划” ,导致国际社会不知道如何来支援印度解决气候问题。
近年来,印度对于
碳排放问题也做出过不少承诺,但进展不及预期。如在2015年,印度承诺到2022年将其风能、太阳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增加五倍,达到175吉瓦,但直到今年9月,才达到100吉瓦左右。
而如前文所言,此次莫迪又拔高了2030年的目标,为500吉瓦,在没有完成短期目标的前提下,推高中期目标。
印度曾多次表示,要让森林覆盖其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但从未给据具体的时间表。印度还曾表示,到2030年,将种植足够多的树木,以从大气中吸收25亿-30亿吨二氧化碳。但根据全球森林观察(Global Forest Watch)的数据,在2001年至2020年期间,印度损失了5%的森林覆盖。
不过根据印度政府自己的调查显示,2001至2019年间,印度的森林覆盖增加了5.2%。双方的统计差别如此之大,是因为双方对于森林的定义不同,印度官方认定只要在给定区域内,树木满足一定密度,这片区域就可称之为森林;而全球森林观察认为地表植被高于5米的区域才能被列入森林的统计。
在COP26领导人峰会上,全球100多位领导人承诺,将在2030年前停止和扭转森林砍伐和土地退化的趋势,并为相关国家提供190亿美元的公共和私人资金,用于保护和恢复森林,但这一联合声明没有得到印度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