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亮出“成绩单” 稳扎稳打,成果显著
可以说,中国在班级里是一个“好学生”。不仅按时“提交作业”,各项“学习任务”也按时按质完成。不仅有学习目标计划,更有分阶段、分情况的实际行动,从不打“空头支票”,所有行动都有路径图。
2015年6月30日,向联合国提交了《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在这个报告里,中国政府根据自身国情、发展阶段、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国际责任,确定了到2030年的自主行动目标,即:二氧化
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
中国还明确提出从当前到2020年、2030年及以后的行动路线图,为落实“贡献”目标规划了详细的
政策措施和实施路径。中国此次提出的“国家自主贡献”,是向国际社会作出的新的政策宣示和行动承诺。
五年过去了,中国的进展怎么样了?中国“成绩单”可谓亮眼。
10月28日,中国《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国家联络人向《公约》秘书处正式提交《中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成效和新目标新举措》,总结了2015年以来,中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的政策、措施和成效,提出了新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以及落实新目标的重要政策和举措,阐述了中国对全球气候治理的基本立场、所做贡献和进一步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考虑。
这是中国履行《巴黎协定》的具体举措,体现了中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决心和努力。
让我们用数据说话: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降低了18.8%,比2005年降低48.4%,超过了向国际社会承诺的40%-45%的目标,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15.9%,比2005年提升了8.5个百分点,对煤炭消费的依赖显著下降,能源结构优化取得明显成效。
可以说,应对气候变化,中国认真履行自身承诺,一直在稳步、扎实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