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碳交易活跃度仍是发展关键
10月下旬,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做好全国
碳排放权交易
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清缴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确保2021年12月15日17时前本行政区域95%的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12月31日17时前全部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全国
碳市场的配额大约是45亿吨。目前,参与全国碳市场的仅为
电力行业,企业门槛必须是2013-2018年中任何一年的碳排放量超过2.6万吨以上的发电企业。
随着首个履约期配额清缴大限将至,全国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交易意愿上涨,交易活跃度逐渐上升,因为部分电力企业需要买入一定额度的碳排放配额才能完成配额清缴工作。
上海环交所披露,近一个月全国碳市场参与交易的重点排放单位数量较上月增加65%,挂牌协议交易日均成交量较上月上涨163%。
上海环交所总经理刘杰表示,全国碳市场启动上线交易以来呈现三方面特点:从日间交易情况看,成交量和交易活跃度经历低迷后逐步回升;从成交价格看,前期呈上涨趋势,小幅震荡后,逐渐呈下滑态势;从企业参与情况看,虽然10月以来参与交易的企业数较此前上涨约25%,但总体比例仍不高,目前约120家,占比6%,企业入市态度较为谨慎。
对于此前“首日效应”过后市场交易活跃度不高的
问题,刘杰认为主要原因包括:市场主体过于单一,无法形成多样化需求的有效市场;缺乏硬性约束,重点排放单位参与交易的主动性不足;部分企业集团和地方政府存在保护思想,不利于自由开展交易。
安永大中华区能源及基础设施咨询主管合伙人朱亚明表示:“现在交易的主要目的是企业去履约,不够就买,够就卖,这是非常被动的,还缺乏一个相对全面的科学运营的
碳交易管理体系,这是一个更长的过程。”
对此,邵帅教授认为,要想提高碳交易的活跃度,关键在于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到碳交易中来。首先,应该避免碳市场信息不对称,降低碳市场交易成本,通过低碳科技创新、低碳制度创新等方式提高碳要素流动性;另外,可以对大型能源企业实施适当的碳税
政策,从而降低其碳定价影响力,预防碳市场垄断势力的形成;最后,可以为中小企业参与碳市场交易提供相关扶持政策,以鼓励其积极参与碳交易。
而在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院长顾蔚看来,“加快完善全国碳市场建设,需要形成多元化市场结构令市场流动性得到持续提高”。
顾蔚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指出,在交易量上,碳市场交易总量尽管破10亿元,但其实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一方面是目前碳市场参与者均为电力企业,同质化程度较高,买卖意愿同向性程度高,未来在纳入其他不同行业后,出现行业差异的情况下,交易量有望增加;另一方面也由于碳交易市场大量的交易都是实质性的需求交易,未来如果加入机构投资者,则交易量也可能出现较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