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再贷款与碳
减排支持工具可视作央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双支柱”。前者重在提高传统能源利用效率,是经济对煤炭等传统能源依存度偏高背景下的中短期工具;后者重在发展新能源,实现能源“去碳化”,是绿色发展的长效机制
2021年11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前期设立碳减排金融支持工具的基础上,再设立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形成
政策规模,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中国能源资源禀赋以煤为主,要从国情实际出发,着力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加快推广成熟技术商业化运用。
具体方式是,全国性银行向支持范围内符合标准的项目自主发放优惠贷款,利率与同期限档次贷款的
市场报价利率大致持平,中国人民银行可按贷款本金等额提供再贷款支持。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向《财经》记者表示,在前期碳减排工具基础上,国常会设立再贷款2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工具将与前期碳减排工具共同作用形成政策规模。
受这一政策消息影响,11月18日,煤炭指数开盘一度上涨至2.5%左右,但随后呈现震荡回落态势,收盘上涨0.96%。部分个股表现较好,例如
陕西黑猫涨停,金能科技上涨8.15%。
设立2000亿元专项再贷款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此次设立的2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按照聚焦重点、更可操作的要求和市场化原则,专项支持煤炭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煤炭清洁高效加工、煤电清洁高效利用、工业清洁燃烧和清洁供热、民用清洁采暖、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和大力推进煤层气开发利用。
十日前(11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的各类企业一视同仁提供碳减排贷款,贷款利率应与同期限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大致持平。
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对象暂定为全国性金融机构,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对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相关企业发放的符合条件的碳减排贷款,按贷款本金的60%提供资金支持,利率为1.75%。
梁斯表示,在前期碳减排工具基础上,国常会设立再贷款2000亿元。大体看,有如下几方面值得关注:一是从规模上看,2000亿元与近年来多次再贷款额度相近,实际规模并不算大,但与以往再贷款主要支持地方性银行相比,此次支持样本是面向全国性银行,体现了政策支持的广度。
二是碳减排支持工具推出有助于支持提高传统能源利用效率,专项再贷款更有助于发展新能源,实现能源使用的“去碳化”,两项工具的使用体现了短期目标与长效机制的结合。“先贷后借”的模式能够实现资金的精准直达,使得资金能够真正流向目标领域。三是在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背景下,专项再贷款的推出再一次体现了对能源转型和低碳发展的重视,预计双碳投资未来将会成为投资重点。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向《财经》记者表示,能源部门是传统
碳排放比重高的部门,同时,中国能源结构主要以煤炭为主,如何在确保能源供应安全的情况下,推动煤炭部门更加清洁高效利用很关键。此次,国内通过再贷款方式为煤炭能源部门提供低成本资金,激励煤炭企业上下游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相关技术创新,提升产业链效率,实现能源部门向低碳高效转型,意义重大。
中国能源资源禀赋以煤为主,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碳排放主要来自于化石能源燃烧过程,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煤炭是中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根据 IEA 数据,分能源看,2018 年煤炭产生的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的 80%;分部门看,2018 年
电力和热力部门产生的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的51.4%。
“中国是全球最大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且能源结构主要以煤炭为主、占比高,意味着中国减碳任务重且面临挑战,此次加码支持煤炭能源清洁利用,也是应有之义。”周茂华说,通过再贷款方式定向为煤炭部门提供低成本资金,在不影响能源安全情况下,加快推动煤炭上下游产业链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应用、提升产业链效率,促进煤炭资源清洁利用。
无论是前期设立碳减排金融支持工具,还是再设立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市场有一种分析认为,中国基础货币投放方式出现了微妙变化,碳货币趋势愈发明显,并以此来判断,未来较长时期内信贷投放的支撑可能很大程度上会和双碳目标挂钩。
梁斯认为,从理论上看,由于再贷款额度仅有2000亿元,对银行货币创造的支持作用有限,不会对信用规模产生较大影响。
周茂华也指出,从总量看,新增2000亿元专项贷款仅占2020年全年新增贷款1%左右,对整体信用影响有限。央行通过创新工具和直达工具,目标很明确,就是通过结构性政策工具引导金融资源流向绿色经济部门,促进经济加快低碳绿色转型。央行注重支持政策精准质效,同时避免全面宽松与过分宽松风险,稳健货币政策基调未变。
广发宏观则认为,和碳减排支持工具相似,这一结构性工具对于包括流动性在内的金融端影响依旧有限。一则央行目前货币政策调控框架更偏价格型调控,更关注价格(DR007与7天逆回购利率)的变化,价格未变则政策基调不变,货币政策工具的设立及其释放的基础货币规模并不具备政策松紧上的指向性;二则专项再贷款能够起到一定的“结构性宽信用”作用,但2000亿元的额度能够撬动的信贷规模有限。2020年央行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曾披露,2020年下发的8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支持了银行机构发放人民币贷款7817亿元,撬动比例大约是1:1。
哪些投资领域值得关注
平安证券认为,专项资金支持方向明确,安全绿色低碳是重点方向。会议提出专项支持煤炭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煤炭清洁高效加工、煤电清洁高效利用和推进煤层气开发利用等方向。从支持方向看,覆盖了从煤炭生产、加工、煤电和甲烷利用等重点过程,覆盖面广,通过相关环节的清洁高效利用,可以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
为此,平安证券给出的投资建议是,在“3060”双碳目标下,传统能源作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在新能源未能完全替代前,传统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是推动碳减排的重要途径。从专项资金支持方向看,建议关注煤矿智能化软硬件公司、专注于行业环保治理的相关公司以及煤层气开发利用的相关公司。
11月18日,国常会决定推出2000亿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受此消息影响,煤炭指数开盘一度上涨至2.5%左右,但随后呈现震荡回落态势,收盘上涨0.96%。部分个股表现较好,例如陕西黑猫涨停,金能科技上涨8.15%。
梁斯认为,双碳目标的实现对传统能源行业,尤其是煤炭业影响较大,煤炭类企业经营势必会受到影响。但双碳目标的实现,一方面是要推动高碳产业减产减碳;另一方面,政策层面给予一定支持助力传统能源行业优化升级,尤其是清洁生产技术、减排技术、脱碳技术等,加快推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煤炭清洁高效加工以及煤电清洁高效利用。近段时间以来,连续推出的碳减排工具和专项再贷款政策对煤炭行业来说是明显利好,这有利于为传统煤炭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专项资金支持。
不过,相关投资亦存在一定的风险是。平安证券则提示:1.政策实施不及预期,清洁高效政策执行力度不及预期将对工程推广产生不利影响;2.环保行业竞争激烈,存在新项目拓展不及预期风险;3.煤炭、
化工等周期行业波动较大,工程及设备类公司可能出现应收账款难以回收;4.技术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广发宏观认为,专项再贷款与碳减排支持工具可一起视作央行层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双支柱”。前者重在提高传统能源利用效率,是经济对煤炭等传统能源依存度偏高背景下推进绿色发展的中短期工具;后者重在发展新能源,实现能源“去碳化”,是绿色发展的长效机制。
其意义之一在于对于后续宏观政策倾向的映射。从10月经济数据来看,目前经济压力已经显性化,但政策仍在不断地推动结构性政策,从前期碳减排支持工具,到这次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足见政策对这一领域的重视。易纲行长在中国发展高层
论坛上指出,对于实现碳达峰和
碳中和的资金需求,各方面有不少测算,规模级别都是百万亿元。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引导和激励金融体系以市场化的方式支持绿色投融资活动。预计如果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布局明年稳增长,双碳领域投资应该会是重点之一,它有较大可能会被当作新时段“新基建”的代表。明年财政(政府采购、减税降费等)、货币信贷(开发性金融支持、信贷支持等)会继续向这方面倾斜。
其意义之二在于对后续细分产业政策的映射。“双碳”涉及几个方面的变革:一是传统高碳产业减产减碳;二是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车的替代;三是清洁生产技术、减排技术、脱碳技术、循环经济;四是碳税和碳排放交易体系。这次政策支持的煤炭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煤炭清洁高效加工、煤电清洁高效利用和推进煤层气开发利用,大致属于第三个领域,双碳“1+N”顶层设计文件发布后,政策开始全方位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