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森林全口径碳汇内涵与林业碳中和能力

2021-11-24 10:29 来源: 环境生态网

当前中国森林全口径碳汇在碳中和所发挥的作用


在中国森林资源核算第三期研究结果中,中国森林全口径碳汇每年达4.34 亿吨碳当量。其中,黑龙江云南广西内蒙古四川的森林全口径碳汇量居全国前列,占全国森林全口径碳汇量的43.88%。如果按照中国森林植被全口径碳汇4.34 亿吨碳当量, 即乔木林植被层碳汇2.81 亿吨+ 森林土壤碳汇0.51 亿吨+ 其他森林植被1.02 亿吨(非乔木林)= 中国森林植被全口径碳汇4.34 亿吨碳当量/年。我国森林植被全口径碳汇量折合15.91 亿吨二氧化碳量计算,可以起到显著的碳中和作用。

同时,根据我国历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核算近40 年来,我国森林全口径碳汇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从第二次森林资源清查期间的1.75亿吨/年提升到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期间的4.34亿吨/年,增长了2.59 亿吨/年,增长幅度为148.00%。

在2021 年1月9日召开的中国森林资源核算研究项目专家咨询论证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蒋有绪、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肯定了这一理念,对森林生态服务价值核算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给予高度评价。尹伟伦表示,生态价值评估方法和理论,推动了生态文明时代森林资源管理多功能利用的基础理论工作和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蒋有绪表示,固碳功能的评估很好地证明了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在碳减排方面的重要作用,希望在“碳中和”任务中担当重要角色。

2020 年3 月15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如果按照中国森林全口径碳汇4.34 亿吨碳当量折合15.91 亿吨二氧化碳量计算, 可以起到显著的碳中和作用,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具有重大的推进作用。

目前,我国人工林面积达7954.29 万公顷,为世界上人工林最大的国家,其面积约占天然林的57.36%,但单位面积蓄积生长量为天然林的1.52 倍,说明我国人工林在森林碳汇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我国森林资源中幼龄林面积占森林面积的60.94%,中幼龄林处于高生长阶段, 具有较高的固碳速率和较大的碳汇增长潜力。

展望

党中央、国务院在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作出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展示了我国愿与国际社会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雄心和决心。要实现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 除了大力推动经济结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以完善陆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为主线的生态系统修复和保护措施,加强森林碳汇资源的综合监测工作,掌握森林碳汇资源的分布、结构及其种类外,并提升森林碳汇资源的生态系统状况、功能效益及其演变规律长期监测工作,进而增强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的森林全口径碳汇功能,提升林业在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过程中的参与度,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碳中和之路。
123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