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的中国绿色转型发展路径

2021-12-6 08:49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 李恒 胡伟星 王橙橙

经济发展对能源发展的影响


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优化和能效提高将推动能源消费总量在2030-2035年达到峰值。当前,中国GDP增速基本保持在6%左右,而单位GDP能耗以年均约3.5%的速度下降。在“双碳”目标下,中国单位GDP能耗将以更快速度下降,预计将逐步达到年均下降4%-4.5%的水平。考虑到2030-2035年间,中国经济增速将在4%-4.5%的水平,届时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就将达峰。

传统高耗能产业的渐次达峰将推动能源消费总量达峰和能源消费结构调整。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能源利用效率整体上远远低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并且该产业的经济效益略低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但是,工业化进程决定了高耗能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并且现有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对高耗能产品的需求旺盛。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逐步进入后期,人均自然资源消耗以及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产品的产量均会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呈现“快速增长、增速放缓和逐渐降低并稳定甚至回落”的三个阶段,即工业发展的“S”型曲线。重化工业产品产量的减少必然推动能源消费总量增速的放缓甚至达峰。此外,因重化工业能源结构偏煤偏油,故其产品产量的回落也会间接减少化石能源消费,推动总体能源结构优化。

工业化后期,数字技术将赋能经济能源体系,促进工业减排降碳。数字化技术与生产生活深度融合,带来更加精准的创新、推动智能制造和精益化生产、颠覆传统消费方式,成为全球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动力。数字化将构建能源新生态,能源数字经济将成为工业化后期减排降碳的主要路径。在数字经济时代,云计算、区块链技术等数字技术在能源生产、消费、交易、贮存等环节广泛应用,能够显著削减工业活动的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