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制定碳达峰区域梯队
常纪文表示,2030年中国碳达峰的特点包括:富裕地区已达峰、少数地区即将达峰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追赶型达峰并存,达峰时区域的人均GDP不尽一致,有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脱钩了的碳达峰、即将脱钩和2030年前才实现的碳达峰,可通过生态保护补偿、区域援助、中央财政支持和进一步充分均衡发展来促进或者调节。建议制定碳达峰的区域梯队,实行目标和
政策的分类指导。
常纪文认为,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产业结构不尽相同,实现碳达峰也存在不均衡的现象,达峰时间要体现一定的差异性,甚至明显的差异性。要分别制定碳达峰目标和路线图。
“各地区的达峰数据(峰值)不一样,
碳排放量与产业特点、基础相适应,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不一致,碳达峰的路径和方法即过程也有可能不一样。”常纪文指出,过程可能与每个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特点相关,有的能源地区和重
化工地区会在相对高位以平台整理的方式达峰。
在常纪文看来,不是每个行业、每个区域都实行
碳中和,而是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的碳排放与碳吸收的调节与均衡,体现在产业链与供应链的碳中和,体现为生产、生活和生态的碳中和。要针对这些不同的情况分别制定新能源开发利用和减碳的目标及路线图。
与此同时,常纪文认为,在实现碳达峰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全国碳
排放权交易
市场的作用。“2030年前的碳达峰不是碳冲锋,碳排放增加总量不过4亿吨左右。所以,在发挥强制性
减排机制作用的同时,发挥市场交易机制的作用,把碳排放指标配置到经济效益好的领域。”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