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我国首次向全球宣布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二氧化
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此后,
节能降耗的关注度与日俱增。有些地方急于求成,甚至出现运动式减碳现象,但在一定程度上绿色发展逐渐成为人们共识。
敏锐的企业家们意识到,碳中和可以倒逼企业转型,重塑企业发展未来,科技创新将大有可为;聪明的投资者们也将碳中和目标量化为具体的ESG指标,用其指导投资行为。比如,石油
化工行业的投资人越来越倾向于投资短期项目,而那些具有技术实力和创新优势的新能源企业,则成为资本
市场追捧的对象。
但潜在的风险亦不容忽视。2021年,美国、中国、印度、巴西、英国、黎巴嫩等国家均爆发“电荒”,许多企业与居民受到波及。新旧能源替代带来的不稳定因素也在提醒着大众,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
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在这项重大决策面前,更需要笃定的心态、持续的投入、高超的智慧以及相当的时间。
聪明大脑们的集体行动
如何让低收入国家的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又不使得环境继续恶化,比尔·盖茨的回答是:“我没有解决方案。”
比尔·盖茨的新书《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广受关注。即使如他这样有钱又有想法的人,在书中也坦承要放弃化石燃料、实现零碳排放真的很难。毕竟,让新的替代能源做到像化石能源一样廉价甚至接近,没有那么简单。
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就该无所作为。比尔·盖茨认为,为了实现零排放,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投放光伏、风电这些现有的技术,另一方面还需要多方面的技术突破。他说他现在只会投放那些每年能带来5亿吨以上
减排的新技术——假如进展顺利的话。
和比尔·盖茨一样,中国一些有钱又有想法的人也开始了他们的行动。以高瓴和红杉为代表的投资机构,纷纷发布了自己的主张宣言与行动方案。
2021年3月20日,高瓴资本创始人、CEO张磊在参加中国发展高层
论坛2021年会经济峰会时,发表演讲称:当绿色转型成为明天最大的确定性,将有力地引导大量社会资本转向碳中和领域,绿色股权(PE/VC)投资正当其时。
一个月后,在红杉中国发布“零碳报告”的仪式上,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表示:“红杉会一如既往坚持‘责任投资’,不断深化在绿色科技领域的投资布局。”
高瓴的布局走在多数投资机构前面,且收益颇丰。自2020年起,高瓴开始致力于推动气候变化等学术研究的平台建设,成立了产业与创新研究院与专门的气候变化投资团队,并推出了专项绿色基金。在我国“3060”目标提出之前,高瓴已经投资宁德时代等多家企业。随着宁德时代股价的飙升,这部分投资在2021年二季度减持时翻了三倍。
在张磊看来,推进碳中和既是企业应对产业变革的关键举措,也是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抉择,将奠定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优势。半年报显示,新能源和碳中和是高瓴布局的重点方向之一。不仅在二级市场上布局了隆基股份、比亚迪、通威股份、宁德时代、蔚来、小鹏、信义能源等热门公司,高瓴的一级团队还投资了碳阻迹、爱科农、蓝晶生物等企业。临近2021年底,他们的步伐仍然没有止步,调研了拓邦股份、麦格米特、汇川技术等多家新能源及相关企业。
与高瓴相比,红杉中国在碳中和方面出手更为谨慎。2021年3月,其与远景共同成立总规模为100亿元人民币的碳中和技术基金,投资和培育全球碳中和领域的领先科技企业,并且在10月分两次对远景进行了数亿美元的投资。
在“3060”目标的引导下,2021年投身其中的资本也越来越多。据统计,仅在上半年,碳中和一级市场的投资规模就达到了405.29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除了高瓴和红杉外,其他有成熟案例的投资方还包括达晨财智、德同资本、东方富海、经纬中国、绿动资本-中美绿色基金、深创投、同创伟业、英诺天使基金、凯辉基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