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吸引力折射市场变化
2021年以来,“双碳”培训
市场火爆,背后也有虚火阵阵。业内人士认为,这暴露出目前培训行业门槛较低、缺乏专业鉴定评估等
问题。
首先是人才缺口突然扩大。2021年,“双碳”持续影响各行各业。特别是2021年3月人社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正式将
碳排放管理员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后,各行业对“双碳”人才的需求迅速扩大。
申请设立这一新职业的牵头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产业发展部副主任李永亮说,通过对履约行业企业、政府部门的摸排,以及对将来碳咨询、
碳金融等机构的市场规模估计,“十四五”期间我国需要的“双碳”人才在55万至100万左右,这成为催生“双碳”培训市场火爆的重要原因。
其次是人才培训主体日益多元。
四川省绿色发展专委会专家汪军介绍说,国内在2007年前后便开始探索碳资产相关人才的培训工作,最初的培训讲师以海外归国人才为主。近年来,天津
排放权交易所、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等八大国家
碳交易试点单位成为人才培训的主要机构。
“2021年以来,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受‘双减’
政策影响,涌向碳排放管理人员培训市场。一些非专业机构看到市场火爆后也加入进来,导致培训市场更加鱼龙混杂。”王威说。
更为重要的是,“碳知识”在培训市场上大受欢迎。记者了解到,2021年以来
浙江、
江西等地完善相关制度后,企业可以用碳排放权抵押贷款,在实践层面实现了点“碳”成金。此外,碳核查、碳会计、碳审计、碳金融等都有一定的知识门槛。多家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这使一些企业对“双碳”政策和知识产生强烈的渴求,让一些不良培训机构钻了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