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生态环境部等5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选择实施意愿强、基础条件较优、具有带动作用和典型性的地区,开展以投资
政策指导、强化金融支持为重点的气候投融资试点。2021年12月,生态环境部等9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通知和方案对指导意见中的气候投融资试点进行了统一部署,标志着气候投融资地方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从全球来看,目前已有136个国家提出
碳中和承诺,其中发达国家还制定大规模的绿色刺激计划以促进经济复苏和绿色转型。比如,作为《欧洲绿色新政》的投资支柱,“欧洲可持续投资计划”提出未来10年调动至少1万亿欧元的私人和公共资金,支持工业、
电力、建筑、供热、废弃物处理等行业的技术创新。美国拜登政府连续推出了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重建更好未来法案,成为近几十年来最大规模的刺激计划。两项法案分别部署了2000多亿美元、5550亿美元的气候变化投资。
气候投融资是指为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和低碳发展目标,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资和融资活动,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投融资既能引导资金投向绿色低碳产业和项目、推动经济社会低碳转型,又能防范和化解气候风险,是保障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资金需求的最有效途径。据测算,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大体需要136万亿元的资金投入,相当于平均每年投入约3.4万亿元。资金需求和供给矛盾突出,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匹配的投融资体系亟待建立。
近年来,我国在绿色金融框架下大力推动气候投融资发展,从顶层设计、分类标准、统计制度、信息披露、评估
认证、激励政策等方面逐步完善各项基础性制度安排,建立了初步的政策框架,气候投融资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服务创新不断涌现。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4.78万亿元,比2021年二季度末增长6.2%。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
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分别为6.98万亿元和2.91万亿元,合计9.89万亿元,占绿色贷款的66.9%。2021年前8个月,中国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超过3500亿元,同比增长152%,已超过2020年全年的发行额。其中,碳中和债券累计发行1800多亿元。全国
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正式上线运行,地方气候投融资实践持续推进,对实现
碳减排和低碳转型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我国气候投融资体系基本形成了“以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和低碳发展目标为导向、以政策标准体系为支撑、以模式创新和地方实践为路径”的工作格局。
方案提出的试点目标是:通过3—5年的努力,在试点地区基本形成有利于气候投融资发展的政策环境,培育一批气候友好型市场主体,探索一批气候投融资发展模式,打造若干个气候投融资国际合作平台,使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类要素资源向气候投融资领域充分聚集。为此,方案紧扣指导意见,提出5方面重点举措,部署了多项重点任务。
碳市场是全球广泛采用的碳定价工具,方案从两个方面提出有序发展
碳金融的要求。在碳金融产品方面,提出指导试点地区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研究和推动碳金融产品的开发,进一步激发碳市场交易活力,充分发挥碳
排放权交易机制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在碳金融服务方面,鼓励试点地区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稳妥有序探索开展包括
碳基金、碳资产质押贷款、碳保险等碳金融服务,切实防范金融风险,推动碳金融体系创新发展。
为强化碳排放核算与信息披露,夯实气候投融资数据基础,方案从碳排放核算及监管、气候信息披露、环境信息共享3个方面提出碳排放数据要求。一是指导试点地区强化企业碳排放核算的监督与管理,探索开展企业碳会计制度,定期开展企业碳审计,严防企业碳数据造假。二是指导试点地区建立包括企业公开承诺、信息依法公示、社会广泛监督在内的气候信息披露制度。2020年,银保监会在绿色信贷统计制度基础上发布了包括气候融资在内的绿色融资统计制度。三是鼓励试点地区建立环境信息共享平台,为金融机构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开展金融机构碳核算和气候信息披露提供便利。
方案鼓励试点地区创新推出气候友好型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展气候友好型企业融资和再融资,鼓励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活动。一些地方已经创新推出碳中和贷、碳排放权质押贷款等产品。近期,碳减排金融支持工具、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贷款先后落地。
在深化气候投融资国际合作,提升气候投融资的质量和能力方面,近期,中欧共同发布了《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涵盖了中欧绿色与可持续金融目录所共同认可的,对减缓气候变化有显著贡献的经济活动清单。该目录的发布推进了国际气候投融资标准的互认,为实施气候投融资国际合作项目提供了分类指南。中美发表了《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这将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消除全球非法毁林、甲烷减排,推进标准、政策与技术等多领域合作。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