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要如何实现碳达峰?
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给出具体方略:
“深化
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格执行产能置换,严禁新增产能,推进存量优化,淘汰落后产能。推进钢铁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优化生产力布局,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为重点,继续压减钢铁产能。促进钢铁行业结构优化和清洁能源替代,大力推进非高炉炼铁技术示范,提升废钢资源回收利用水平,推行全废钢电炉工艺。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深挖
节能降碳潜力,鼓励钢化联产,探索开展氢
冶金、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一体化等试点示范,推动低品位余热供暖发展。”
简单总结,就是钢铁行业碳达峰将主要依靠控产能和降能耗,中长期减碳路径则或将聚焦氢能冶金、电炉炼钢、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一体化等新技术。
关于新技术发展情况,国泰君安钢铁行业首席分析师曾表示,目前小规模的氢能冶金二氧化
碳排放基本与电炉持平,后期随着制氢成本降低,氢能冶金或将逐步推广。
不过,延迟碳达峰并非纵容钢铁行业继续维持高碳排。去年7月,全国碳
排放权交易
市场正式开市,发电行业成为首个纳入全国
碳市场的行业。《中国碳市场回顾与展望(2022)》预计,在“十四五”期间会逐步完成除发电行业外的其他七个重点能耗行业(
石化、
化工、
建材、钢铁、
有色、
造纸、
航空)的纳入。这意味着
碳交易成本高企将倒逼钢铁行业在2025年前就得加速推进碳
减排。
而
政策层面的一张一弛,也将为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避免“硬着陆”创造更加积极稳健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