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投资重点及其特性
实现“双碳目标”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需要按照战略性、成长性、先进性、基础性、前瞻性等标准,确定投资的重点,并进一步明确其投融资特性,而且在“双碳目标”的不同阶段,投资重点和特征也应有所不同。
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能效被国际上公认是最快捷、最经济、最干净的“第一能源”。要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推动新建建筑达到近零能耗标准;改变依靠化石能源直接燃烧的工艺和技术路线,提升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推进
交通运输“以电代油”,加快发展电动汽车和轨道交通;提升数据中心、新型通信等信息化基础设施能效水平。能效投资具有高风险、高投入、周期长的特征,综合能源服务业务类型也十分复杂,企业介入的难度较大,容易带来较高的财务负担,建立融资担保机制,增加政府的贴息及补助具有重要意义。
促进高耗能产业转型。要减少高能耗高排放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促进行业内的兼并重组整合,逐步加快产能压减或退出。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对高耗能产业进行智能化改造。针对相关行业能耗快速增长的
问题,在概念设计、成果鉴定、设计定型、产品
认证等各个环节融入环保要求,实行全链条产品
碳足迹管理,建立绿色供应链和绿色制造体系。高耗能企业、
碳排放大户多为能源、
冶金、
建材等大企业,以及大型供应商和采购商,资金实力雄厚,企业自筹是碳
减排投资的主要方式;但与此同时,高耗能产业转型具有显著的外部性和社会影响,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着力点,因此,政府的
政策支持又是投融资的重要推动力。
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要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优先推动风能、太阳能就地就近开发利用。加快推进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争取在绿氢制备、长距离运输和终端应用等方面取得成效,推动电解水制氢成为重要的新能源消纳手段。新能源具有技术新、成本高、资源密度小的特点,多数新能源项目长期需要政府补贴和政策扶持。但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持续下降,企业和
市场对新能源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市场投资意愿增强。
强化
碳减排的技术支撑。要开展低碳零碳负碳和储能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攻关,研究支撑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友好并网的智能电网技术,加强电化学、压缩空气等新型储能技术攻关、示范和产业化应用,加强氢能生产、储存、应用关键技术研发、示范和规模化应用,推进规模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发、示范和产业化应用。双碳技术复杂性高,往往会有多重路线之争,失败的可能性大;涉及周期长,投资回报确定性较低,需要政府资金和创业投资在技术的构想、孵化、展示、推广等不同阶段和环节进行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