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碳资源挑战:如何“可衡量、可报告、可核查”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王宏表示,针对蓝
碳交易市场的形成,下一步要往两大方向发力:“一是推动现在已经被IPCC承认的三大蓝碳生态系统。在这方面,我们有意在‘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和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中,因地制宜,把可交易的蓝碳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首例蓝
碳汇交易就是通过这样的形式来完成的。二是我们积极推进现在正在探讨的渔业碳汇,还有海洋微生物碳泵等,这都是将来蓝碳交易大有可为的领域。”
尽管我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经通过了《养殖大型藻类碳汇计量方法》和《养殖双壳贝类碳汇计量方法》,2021年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组织起草的海洋行业标准《中国海洋碳汇经济价值核算标准》已完成征求意见稿编制。对于相关蓝碳资源及其生态系统,尚未形成得到国际普遍认同的核算方法、技术规范和评价标准体系。
整个蓝碳产品/服务开发的生命周期中,形成完备的监测、报告、核查标准和评估规程,对项目范围内蓝碳资源及其生态系统的固碳底数、碳汇增量、生物量变动以及其他生态服务进行动态监测。
自然资源部要求在2025年前完成包括蓝碳在内的10类典型生态系统的全国性调查,相信随着遥感技术以及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生态系统监测技术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将大幅提升,进一步提高蓝碳项目监测、核算、评估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资料:
[1]赵昌平,徐晓江,方超,杨亚丽,龚宇.合作博弈视角下南海区域的蓝碳合作可行性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0,30(07):66-72.
[2]周晨昊,毛覃愉,徐晓,方长明,骆永明,李博.中国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碳汇潜力的初步分析[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6,46(04):475-486.
[3]发出我国首个蓝碳交易项目 380公顷红树林年均减碳4000吨.cn/yaowen/content/post_1438666.html
[4]“30·60”碳目标下,中国蓝
碳市场迎来发展新机遇
[5]易思亮. 中国海岸带蓝碳价值评估[D].厦门大学,2017.
[6]杨越,陈玲,薛澜.中国蓝碳市场建设的顶层设计与策略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31(09):9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