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双碳”政策体系
刚刚过去的2021年,不少地方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减污降碳有力推进,交出了绿色发展“亮丽”成绩单。
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1年,
江苏把碳达峰
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布局,生态环境质量创新世纪以来最好水平。
山西开展工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46家,完成清洁取暖改造99.31万户,“散乱污”企业实现动态清零。
河南实施重点用能单位
节能降碳改造,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到35%。
山东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长35%。
2021年,各地也在加快出台“双碳”
政策,并在碳
市场、
碳金融方面取得新突破。
四川出台支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18条政策,将
碳排放约束性指标纳入评价考核体系,试行环评预审制度。
黑龙江成立低碳企业联盟,140家重点企业纳入全国
碳市场管理。上海制定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碳达峰实施方案,全国碳
排放权交易市场在沪上线运行。
此外,
甘肃建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机制,对7大行业重点控排单位开展碳排放核查,首批19家
电力企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交易。重庆制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整改“两高”项目122个,累计建成绿色园区15个、绿色工厂171个,发行绿色债券142亿元。湖北建成运行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碳市场配额成交规模居全国前列。
江西完成碳达峰碳中和总体设计,全国
有色金属行业首单碳中和债发行。
2022年,加码绿色低碳发展仍是地方经济和产业转型的重头戏。其中,完善“双碳”政策体系是关键一环。
山西提出,制定“双碳”工作实施意见和碳达峰实施方案,落实落细碳达峰碳中和“1+X”政策体系各项任务。
吉林提出,制定完善碳达峰实施方案及重点领域支撑方案,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保障体系。江苏提出,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实施与减污降碳成效挂钩的财政政策。山东提出,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建立覆盖重点领域的能耗统计监测体系。
海南提出,研究出台碳达峰实施方案,编制项目引进低碳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