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协同高标准开展场馆可持续性管理
建立工作机制。
北京冬奥组委与北京市2022年冬奥会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
河北省第24届冬奥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制定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场馆可持续性管理办法》,建立了由场馆单位、政府管理部门以及北京冬奥组委有关部门共同组成的场馆可持续性管理三级工作机构。
场馆单位和政府管理部门分别设定关键岗位共同组建北京冬奥会场馆可持续性管理工作团队,保障场馆可持续性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此外,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场馆单位在场馆规划设计、建设、运营过程中,组建可持续性工作团队,全过程推进可持续性工作,并聘请
第三方环境监理公司保障相关措施落实到位。
制定技术指南。北京冬奥组委与北京市2022年冬奥会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河北省第24 届冬奥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制定了场馆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和赛后利用不同阶段的《场馆与基础设施可持续性指南》以及《临时场馆与基础设施可持续性指南》,在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法律
法规及相关标准基础上,以更高标准从场馆选址、环境保护、绿色建筑、社会与经济等方面提出可持续性技术和管理要求,将可持续性要求融入场馆建设全生命周期,使场馆可持续性管理要求体系化。
此外,面对国内外缺乏山地建筑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情况,在北京冬奥组委的推动之下,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京津冀三地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科研院所等12个相关单位共同组织制定了《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DB11/T 1606-2018),针对雪上运动场馆的现实特点,充分突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针对山地施工特点,提出了一批最大化资源节约与降低
碳排放的措施与要求;同时鼓励新的绿色技术、绿色产品、绿色材料与绿色工艺在场馆建设中推广应用。
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北京冬奥组委会同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延庆区政府编制了赛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同时,充分结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研究项目建议,按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预防、管理、补救和补偿的优先顺序,编制了延庆赛区环境保护措施责任矩阵表(以下简称《矩阵表》),把生态环境保护的工程措施按照避让(预防)、减缓(管理)、重建(补救)、补偿四类,细化分解为54项具体任务,明确了每项环保措施的主责单位和时间进度要求;减少了场馆建设运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使周边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实现近零损失。
推进监督改进。北京冬奥组委建立多层次、网络化监督管理机制,通过会议研讨、现场巡查、集中评审等方式,对《规划设计场馆可持续性指南》《场馆建设期场馆可持续性指南》《矩阵表》中各项可持续性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和绩效评估,对发现的
问题和风险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北京冬奥组委会同设计、建设和社会相关领域专家及北京市、河北省政府相关部门,先后3次对3个赛区22个永久场馆可持续性措施的落实情况开展检查及评审,督促场馆业主全面落实可持续性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