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碳排放核算标准体系,加强碳核查数据质量监管的提案

2022-3-4 10:16 来源: 第一财经 |作者: 章轲

国家提出“双碳”目标以来,碳排放数据核算受到社会关注,也曾多次出现碳排放数据造假的问题

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首例碳排放数据造假案例曝光,此后各地碳排放数据核查也发现了多起数据造假事件。

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民进中央一份题为《关于完善碳排放核算标准体系,加强碳核查数据质量监管的提案》指出,碳核查数据不准确直接影响科学决策的出台,同时数据造假行为影响碳市场的公平性,不利于“双碳”目标达成。失真碳核查数据公开有损我国政府公信力,影响我国国际声誉,影响我国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有效性,对国家利益造成损失。


该提案分析,碳排放数据失真频频发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

碳核算结果精确度不足。提案说,目前,国内碳核算工作多数借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核算方法与准则,但各地的实际条件不同造成其针对性和精确性较差。其中针对碳排放量,大多根据排放因子开展核算。

提案介绍,对于化石燃料燃烧排放,排放因子可使用自测值或标准提供的缺省值。企业提供的自测值计算出来的碳排放数据,无法进行校核,因此无法保证其准确性;不同企业在不同地域燃料单位热值含碳量不同,而且燃料燃烧充分度存在巨大差异,若统一使用缺省值进行核算,会导致结果精准度较低。

另外,对于生产过程排放,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也会由于工艺生产过程不同存在明显差异,使用相关生产过程排放因子进行核算会导致较大误差。全国尺度的行业碳核算标准不统一,导致数据存在弹性空间,为数据造假提供了土壤。

碳核算标准边界模糊。提案说,核算依据涉及多种政策法规,且允许多套核算规则并行使用。过多的核算规则导致出现核算边界不一致、数据来源不统一等问题,为企业运用各种核算规则实现对数据的操纵提供可乘之机。

提案分析说,地方政府、企业、第三方核查机构存在碳核算数据造假动机。地方政府为通过碳排放考核或核查能力不足,可能导致碳排放统计数据偏离真实值。利益驱动下有些企业通过修改碳核算数据,使得其碳排放量降低,从而减少配额缺口,为企业减少巨额支出。第三方核查机构核查能力有限、独立性受到挑战,导致制作虚假排放数据核查报告行为出现。

民进中央的上述提案建议,完善碳核查行业标准,提升碳核查数据精度。建立相关数据库,形成各方认可的官方指导意见。建立全员、全链条、全流程的碳核查统计数据责任制,构建覆盖全面、权责清晰的制度体系。健全企业碳核算监管体制,加大数据造假惩罚力度,严肃查处企业碳核查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惩罚力度并曝光案例,并对企业有关责任人追责。

提案还建议提高政府碳核查能力,实现跨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减少部门间核算数据的误差,避免重复核算。加强第三方核查机构能力建设,重视参与核查人员的专业能力培训,建立健全碳核查企业资质审核制度。依法强化第三方核查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第三方核查机构的工作规程。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