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剑:全面碳中和的北京冬奥会贡献中国与世界

2022-3-10 09:29 来源: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作者: 朱琳 王秋蓉

往届奥运会也把碳中和作为目标,比如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曾宣布是首个达到“碳中和”标准的冬奥会,2020年东京奥运会也把“力争实现碳中和”作为其办会目标。作为北京冬奥会的“低碳设计师”,您如何评价北京冬奥会实现碳中和的成果?


从报告披露的详细情况而言,北京冬奥会是实打实地实现碳中和,“含金量”最高,核算的温室气体种类最全面、时间尺度最长,为今后冬奥会低碳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中国经验。

对于历届奥运会到底是否实现碳中和,目前国际上并没有完全一致的认定标准。从碳中和范围来看,国际上有两种统计方式,一种是将相对基准线多出来的碳排放进行中和就算实现了碳中和,这种范围选择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有很大的变化区间;另一种是对绝对排放量进行碳中和,北京冬奥会选择的正是这一种。

从排放源类别的选择来看,往届奥运会大多比较常规地计算范围一、范围二的碳排放,北京冬奥会则覆盖了筹办和运行过程、场馆和交通设施以及观众共三大项、200种子类别的排放源,这样可以保证北京冬奥会的温室气体核算数据更加准确,从而获得更全面、真实的活动水平数据,并制定更合理的排放因子。

从时间边界来看,历届奥运会的碳中和范围所覆盖的时间段也不同,有的采用17天原则,也就是有比赛的时间段,有的采用60天原则,也就是从奥运会开幕到闭幕的时间段。北京冬奥会采用的时间范围是从2016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分赛前筹备、赛时运行和赛后拆除3个阶段,时间跨度是最完整的。

从碳抵消形式来看,碳抵消量分为当前既有的和未来将产生的,比如东京奥运会采用的是未来6年才会产生的碳抵消量,而北京冬奥会的碳抵消量都是实际发生的,我们在选择林业碳汇产品的时候“只用现货、不用期货”,都是2014年到2021年底就已经实现的碳汇量。

北京冬奥会温室气体核算的排放源类别

本文导航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