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催动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谋局高端市场
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新能源汽车行业被寄予厚望。加速“脱碳”成为汽车行业大趋势,车企若要顺势而为,大力发展新能源车是必然的方向。
按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要求,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而据《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要求,到2030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
交通工具比例要达到40%左右。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仍有极大的可增长的
市场空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自主与合资车企都希望抢得先机,力争在新能源赛道取得好位置。而随着新能源赛道竞争的加剧,中低端新能源车市场开始极度“内卷”,高端新能源车市场则渐成蓝海。相比之下,高端新能源汽车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价值更高,可以带来更大的利润。
可以看到,2020年以来,长安、东风、上汽、北汽、吉利、长城等传统车企,相继推出了各自的新能源汽车高端品牌,旨在进一步抢占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主流中国品牌车企均发力新能源高端品牌,一方面是来自于国内汽车市场激烈竞争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出于抢占新兴市场的目的。
东风集团的岚图、长安汽车的阿维塔科技、北汽新能源的极狐、上汽集团的智己和飞凡、吉利控股集团的极氪,以及长城汽车的坦克和沙龙等新能源汽车高端品牌,都是在同样的背景下进入市场。
其中,刚刚作为独立品牌运营的飞凡汽车就是一个典型案例。飞凡汽车正是上汽集团把握转型机遇期,专注于电动车市场进行独立的品牌和产品型谱布局,正式推出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以独立公司的方式进行运营,依托上汽集团强大的技术体系能力与产业链布局,加速抢占中高端智能电动车赛道。
谋局高端市场,迈入2022年,中国品牌车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动作将会更多。